▲资料图。张三喜参加某电视节目截图。


据新京报报道,2008年,山西晋中太谷县北郭村刑满释放人员张三喜通过贿选手段当选村委会主任,组建北郭村“青年先锋队”和“保安队”,实施暴力拆迁、非法拘禁、强揽工程、敲诈勒索,并逐步控制“村两委”,实施不法行为,包括带村支部副书记率打手到医院砍人等。3月26日,昔阳县检察院对张三喜及上述人员共21人提起公诉,本案已于7月2日在昔阳法院开庭审理。

刑释人员张三喜的“事迹”,为基层黑恶势力提供了新的案例。据报道,早在2005年,他就因债务纠纷将村民殴打骨折,并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不过时隔三年,他就摇身一变当上村委会主任;2013年村主任任职期间,他再次带队殴打他人,并获刑三十个月。

第一次刑满释放后,张三喜能够通过层层请示获准,并高票当选村主任,并非是因为他的管理才能有多出众,而是靠笼络村民、贿选上位。

本案最值得深思的地方是,刑释人员的身份对张三喜控制当地基层运转似乎毫无影响。

身负前科却当上村主任后,有些电视台对他正面报道,称他被“改造成好村官”;第二次获刑且事件被媒体广泛报道后,他还能轻而易举再次“出山”,不仅以村支书助理的名义参与村委会事务,还是背后的真正主事人,可见其利益关系网渗透之深。

在其涉黑组织被打掉时,北郭村的村委会几乎陷入瘫痪状态,也印证了这一点。县人大代表、村主任的身份,俨然成了张三喜行走违法犯罪之路的“护身符”。

如今,以张三喜为首的黑恶势力已被端掉,想要再次翻身已经不可能,由此也凸显了本轮扫黑除恶的必要性。而他不断成长壮大,从小黑小恶到为祸一方的“进化史”,对基层治理仍不乏警醒价值。

中央在这一轮扫黑除恶中多次提到,“打早打小、除恶务尽”。张三喜从在外经商到深度渗透当地基层,再到因黑恶行为被舆论聚焦,依旧能幕后主控基层运转,说明乡镇一级对村庄的治理存在着反应滞后,没对黑恶势力露头就打,“张三喜们”才有机会发展壮大,这也佐证了“打早打小”的重要性。

坊间历来有“别拿村主任不当干部”的说法,这是因为村干部虽然处于权力的末梢,但由于能直接和村民打交道,对村民利益有实质性的影响。尤其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村涉及大量的拆迁、投资事宜,很容易成为治理矛盾和基层贪腐、黑恶问题的多发地带。

面对这种转型期基层复杂的利益局面,扫黑除恶既要常态化,也要深度下沉,对那些处在萌芽期的黑恶势力,以高压势态露头就打,避免“养虎为患”,滋生出性质更恶劣的违法犯罪。这其中,对有些有黑历史的群体要重点盯防。

对于这点,国家层面已有注意。日前两办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就曾提到,要“坚决把受过刑事处罚、存在‘村霸’和涉黑涉恶、涉邪教等问题的人清理出村干部队伍”。维护基层的良性运转,保证村民的合法利益,就得净化管理队伍,对有黑恶历史的人员设置屏蔽门。

□熊志(媒体人)

编辑 陈静 实习生 李娜  校对 李立军

编辑 陈静  校对 李世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