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王卡拉)8月16日,在中国证监会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高莉表示,证监会目前已对康美药业公司及责任人员进行处理,对6名当事人采取证券市场禁入措施。8月16日,ST康美收盘价为3.06元/股,曾经的千亿市值白马股,如今总市值只剩152.2亿元。


高莉在8月16日表示,2016-2018年期间,康美药业涉嫌通过仿造、变造增值税发票等方式虚增营业收入,同时涉嫌未在相关年报中披露控股股东及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使得相关年报存在虚假记载及重大遗漏。康美药业有预谋有组织长期系统实施财务造假行为,恶意欺骗投资者,影响极为恶劣,后果极为严重。证监会目前已对康美药业公司及责任人员进行处理,对6名当事人采取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同时,将加快办案进度,严格依法处罚,对涉嫌犯罪的将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高莉表示,下一步,证监会将继续保持对信披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加大惩戒力度,加强监管震慑力;综合运用行政处罚、刑事追责、民事赔偿、诚信记录等立体责任体系,提升违法违规成本,通过持续精准监管,促使上市公司及大股东讲真话,做真账;推动中介机构归位尽责,守住信息披露这一资本市场的生命线。


事件回顾:


4月29日晚间,康美药业发布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公告称,2018年之前,康美药业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费用及款项收付方面存在账实不符的情况,导致2017年财务报表进行重述,修正的财务数据多达14条。此后,上交所连发三封问询函,要求康美药业详细解释相关问题。


同时,康美药业2018年年度报告被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据其发布的2018年年度报告显示,康美药业2016、2017年的多项财务数据均进行了调整。报告期内,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35亿元,同比下滑47.20%。


尽管康美药业董事长马兴田再次否认财务造假一事,辩称“财务差错和财务造假是两件事儿”,但5月1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的调查进展坐实康美药业财务造假。调查结果显示,康美药业披露的2016至2018年财务报告存在重大虚假,一是使用虚假银行单据虚增存款,二是通过伪造业务凭证进行收入造假,三是部分资金转入关联方账户买卖本公司股票。


受上述问题影响,上交所将康美药业调出了融资融标的证券名单,港交所也将康美药业从中华通名单中移除,将其加入到中华通特别名单,这意味着投资者只可以从沪股通卖出康美药业,但不能买入。部分重仓康美药业的医药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也更正了定期报告中的表述。


新京报记者 王卡拉

编辑 岳清秀 校对 李世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