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冯琪)8月28日,记者从教育部获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发布《北京共识——人工智能与教育》。


2019年5月,中国政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在北京举办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10余个国际组织的约500位代表参与,审议并通过了成果文件《北京共识》。


《北京共识》建议,各国开发合适的人工智能技术和工具对教育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升级换代,以加强数据收集和处理,使教育更加公平、包容、开放和个性化。并建议将人工智能相关技能纳入中小学学校课程和职业技术教育以及高等教育的资历认证体系中。


《北京共识》提出,各国要在不同学习机构和学习场景中引入人工智能教育和培训供给模式,以便服务于学生、教职人员、家长等。支持高等教育及研究机构培养本地人工智能高端人才,建立一个本地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库。


《北京共识》指出,强调数字技能方面的性别差距是人工智能专业人员中女性占比低的原因之一。因此要在教育领域开发不带性别偏见的人工智能应用程序 ,同时提升女童和妇女的人工智能技能,在人工智能劳动力市场中推动性别平等。 


由于数据开放获取和数据隐私保护之间存在两难困境,《北京共识》倡议,要注意到采纳合乎伦理、注重隐私和通过设计确保安全等。 


据悉,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个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2030年教育议程提供指导和建议的文件,以联合国6种官方语言发布,共44条,内容涉及智能时代的教育政策规划、教育管理和供给、教学教师、学习评价等多个方面。


新京报记者 冯琪 校对 危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