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欧阳晓娟)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日前公布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有5个品牌的6批次包装柳州螺蛳粉检出菌落总数或大肠菌群超标,疑为生产过程卫生不达标所致。

 

近年来,广西柳州螺蛳粉这种地方特色小吃快速走向全国市场。2018年,柳州的预包装螺蛳粉产值已突破40亿元,但也存在品牌质量良莠不齐的现象。专家称,如果地方小吃的原有配方、风味与食品安全冲突时,食安问题必须放在第一位。

 


6批次螺蛳粉菌落总数超标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通告显示,本期共抽检方便食品82批次,不合格7批次,其中6批次为螺蛳粉,分别是标称由柳州市壮乡情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心上碗·柳州螺蛳粉”(245克/盒,2019/5/17),标称由柳州市朝旭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口水哥小龙虾味螺蛳粉”(248克/盒,2019/4/16)、“口水哥麻辣螺蛳粉”(228克/盒,2019/4/16),标称由广西柳州之味螺商贸有限公司生产的“之味螺柳州螺蛳粉”(158g/袋,2019/4/10),标称由广西美哆哆食品生产有限公司生产的“怀螺香方便螺蛳粉”(280克/袋,2019/3/19),以及标称由广西合味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覃记·柳州螺蛳粉”(180克/盒,2019/6/11)。

 

上述不合格螺蛳粉,全部存在菌落总数超标情况,“之味螺柳州螺蛳粉”、“覃记·柳州螺蛳粉”样品还同时检出大肠菌群超标。

 

未检出致病菌健康风险低

 

中国食品辟谣联盟专家、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业务部主任阮光锋告诉新京报记者,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但并非致病菌指标,主要用来评价食品清洁度,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

 

本次抽检发现存在菌落总数超标的情况,说明个别企业可能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或者包装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还有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

 

大肠菌群是国内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大肠菌群超标原因可能由于产品的加工原料、包装材料受污染,或在生产过程中产品受人员、工器具等生产设备、环境的污染,或有灭菌工艺的产品灭菌不彻底而导致。”阮光锋说。

 

至于相关批次产品的健康风险,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通告中提示,相关样品均未检出致病菌,健康风险较低。

 

柳州预包装螺蛳粉年产值超40亿

 

公开资料显示,螺蛳粉是广西柳州市特色小吃,具有辣、爽、鲜、酸、烫的独特风味。2008年,柳州螺蛳粉手工制作技艺入选广西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去年,“柳州螺蛳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投入使用。

 

近年来,在柳州当地的大力支持推动下,柳州螺蛳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成为销量巨大的网红食品。据统计,在阿里巴巴平台米粉类特产销量排名中,柳州螺蛳粉赫然排名首位。

 

而柳州商务局今年4月公布的《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征求意见稿)》显示,截至2018年底,柳州螺蛳粉产业年产值超过70亿元。其中,预包装螺蛳粉产业产值突破40亿元,螺蛳粉网上店铺超1.2万家,品牌达300 多家,日均销量突破100万袋;全国实体门店超过8000家,实体店总营业额超40亿元。

 

“随着整个消费产业的升级,加上新生代对新生事物的喜好提升,很多地方小吃都想进行全国化运营、占领全国市场,但并不是每个地方小吃都具备远离原产地的特质和技术。”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分析,螺蛳粉作为柳州地方特色食品,目前在全国覆盖有所增加,但因其特有的工艺和品类,也可能遭遇食品安全问题。朱丹蓬称,当消费端有需求时,产业端如何去升级,保障消费者食品安全是关键。

 

新京报记者 欧阳晓娟 图片来源 电商网站截图

编辑 李严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