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田杰雄)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到了9月23日,天高气爽的秋季也就过了一半。在古代,每到丰收或是需要卖力气劳作的时令,总少不了对一直在耕地里卖力气的牛儿好好犒劳。在春分里,江南地区得先犒劳耕牛,夏至时,临沂地区需要给牛熬上麦仁汤改善伙食,而到了秋分呢?民间也流行在牛儿身上做文章,自古有嘴皮子利索的民间高手专门在这一日挨家挨户地送上“秋牛图”,再说些吉祥话或者来段“freestyle”,忙碌的秋分时节,人们凭借一张秋牛图更能收获几分欢喜。


莫高窟内,绘于盛唐的耕牛壁画。敦煌研究院供图

 

牛而自古以来是乡村农夫的农耕助力,一年过去四分之三,到了秋分的节气时令,牛儿不只是丰收的功臣,更像是农夫眼里的吉祥物。民间素有的送“秋牛图”习俗,即是将印有农夫与牛儿耕田以及二十四节气的图样,印在两开的红纸或黄纸上,随后能言善辩、能歌善舞的人们便会带着这些图样,挨家挨户地拜访。

 

虽然带着秋牛图不算“空手进门”,但高手的嘴上也要能像抹蜜似的说些吉祥话,且作为“业务要求”,送秋牛图的人每到一家,都要即景生情,即兴创作,只有嘴皮子溜,说出一段韵律动听的“freestyle”才能打动各家主人的心,使主人乐呵呵地捧出赏钱来交换“秋牛图”。

 

牛儿自古在中国古代农耕过程中占有一席之地。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有它,“日之夕矣,羊牛下来”描绘的是牛羊共同构成的乡村画面;敦煌莫高窟中,绘制于唐代的壁画中也有它。

 

为何牛与农耕密切相关呢?敦煌研究院解析,无论封建社会还是当下生活,牛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役畜,勤勉耕耘,助臂农事,牛儿是无可厚非的农耕助力。加之牛儿性格宽和,执着笃定,也因此被广泛赞颂。

 

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编辑 唐峥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