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李傲)当勤奋与朴实遇到了知识和眼界,会有什么变化?长春市马场村的李华靓,打工苦干过很多年,没能改变家庭的命运,而当他学成归来,苦干十年,最终竟改变了整个家乡的命运,今天的马场村“万亩稻花香”,这里的生态有机鸭田米、生态龙虾米远销四方。如今,李华靓已经是2019年“全国十佳农民”,而他觉得,家乡只有稻田还不够,还应该有“万亩稻花香”的情怀,文化与休闲都要做上去,马场村未来应该变成一个更美好与舒适的家园。

 

2019年“全国十佳农民”长春市马场村的李华靓。受访者供图


学习打开眼界 回村创办合作社

 

李华靓今年42岁,高中毕业回家务农,因为父亲生病,他后来又走出村子打工养家,10年来干过建筑工,做过传菜员,当过搓澡工,还蹬过三轮车,卖过水果,“那些年吃了不少苦,收入仍只能维持简单生活开支。”经历这些后,李华靓感觉单纯的打工没有发展,他有了继续深造的想法,“我深深体会到,学习才可以改变命运。”

 

正巧在2007年,吉林省实施了“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要为有志青年创造上大学的机会,李华靓由此如愿成为吉林省农业科技学院的一名学生,在这里开始了为期3年的学习生涯。

 

学习也打开了眼界,他课余特别关注农业方面的政策。假期时,他突然看到当年国家出台的“扶持农村农业机械化”的优惠政策,立刻感觉这应该是个难得的机遇,决定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彻底改变家乡传统的农耕方法。李华靓很想为村里引进全程机械化设备,但苦于没有资金。当时的李华靓为了得到村民的支持,起早贪黑走访了几十户村民,但乡亲们当时都是观望的态度。“大家挣点辛苦钱太不容易,大家怕赔钱,其实我很能理解。”

 

但李华靓没有放弃,他挨家挨户游说,最终在几个朋友东拼西凑下,凑够了140多万元,先后购置了收割机、大中型拖拉机、插秧机、育秧设备及相关配套农机具20多台,成功创办了晟华农民专业合作社,这是奢岭街道第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也是马场村步入新型农业的第一步。

 

“鸭稻共作” 电商搭台

 

合作社运营第一年,就收回了近三分之一的成本,乡亲们看到了知识与机械化的力量,纷纷加入到李华靓的团队,从最初只有5户社员到吸引发展了300户村民入社,其中本村有180户,周边村有120户,合作社成为了马场村农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马场村全村共有水田600公顷,占全村耕地面积90%,村里的祖祖辈辈都是靠种植水稻为生。但种了这么多年,收入却没能上去,李华靓觉着,提升水稻品质才是下一步发展的最好路径。

 

此后,李华靓多次带领村民到吉林农大种子公司参观学习,后来确定并摸索出了鸭稻共作生态米生产技术流程。“顾名思义,就是把鸭子养在田间,它们的粪便可以作为天然无公害肥料,鸭子还能吃稻田里的害虫,这是一举多得的好办法。”2014年4月份,由李华靓发起的“万亩鸭田生态水稻定制体验农场”项目正式启动,而马场村的水稻品质也因为“鸭稻共作”的生产技术得到了大幅提升,“这个技术开展之后,村民的收入很快翻了一番。”这就是后来马场村有名的“生态有机鸭田米”,而后来的“生态龙虾米”也是类似的理念发展起来的。

 

之后,李华靓想既然大家能种,那应该也能做加工。他后来引进先进的水稻筛选机、磨米机、检斤流水线等完整配套设备,实现了水稻加工包装流水作业,如今日产优质稻米2万斤,年加工销售优质大米1200多万斤。

 

都全程机械化了,那干脆电商也做起来吧,李华靓对尝试新事物总是抱以极大热情。他随后创办了农村电商平台,以“电商+村+合作社”的方式,在周边23个村建立惠民服务站,形成“村村联动”的农村电商格局。“现在只要是村里有的产品,都能在电商平台上买到,大米、食用油、土豆干,品类很全”。

 

留住乡愁 打造美丽乡村

 

如今,马场村在李华靓的带领下已经闯出了一片新天地。除了创收,李华靓还积极协调区水利局,争取到“人畜饮水工程”项目,一举解决了250户村民饮水安全问题。同时筹集了资金修建水泥路8.5公里,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问题。村里的面貌焕然一新,让不少外出打工的乡亲也纷纷返乡工作。

 

马场村的稻香园。受访者供图


李华靓告诉新京报记者,他觉得现在的变化应该还只是开始,增产增收是一方面,而家乡还有很多潜力,同时也急需加强文化特色,“留住乡情与乡愁,这里未来应该是一个具有文化特色的新农村”,马场村目前也在试图利用生态水稻的产业优势发展休闲旅游,建设休闲农业示范园、农业生态园和生态农庄,开展研学、休闲、观赏等系列服务。作为党的十九大代表,李华靓对当下的乡村振兴的发展主线非常明了。


谈到刚刚获得的“全国十佳农民”称号,他很珍惜这个荣誉,因为这个荣誉其实也是发给所有乡亲们的,“我现在就是希望能让家乡的黑土地变得更有价值,让我的父老乡亲都过上富裕的日子”。

 

【原声回放】

 

新京报:回家乡创业的最初契机是什么?

 

李华靓:在外打工时间越长,越能感觉到学习的重要性,2007年正好赶上省里有一个“一村一名大学生”的项目,我算是靠着政策上了学,考上了吉林省农业科技学院,学习到了新的知识。靠着政策上了学,就要回报给村里,好在我学习得不错,回来真派上了用场。

 

新京报:村里发展的经验能否总结一下?

 

李华靓:我们紧跟国家政策和大势,比如国家出台的“扶持农村农业机械化”的优惠政策,我们就马上投入资金,购买设备。在传统销售上犯难的时候,电商平台兴起,我们就直接建立“互联网+”的平台。这些年,村子算是时刻走在最前面,所以现在的发展还算比较好。

 

新京报:你对村子的未来有什么计划?

 

李华靓:现在就是要打造一个“万亩稻花香”的地方,希望马场村除了核心的农业生产,还可以变成集生产、生活、文化、风景为一体的多样发展的新农村。

 

新京报记者 李傲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李项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