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倪伟)来自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顶棚玻璃、隔震垫模型等实物今天(11月5日)被国家博物馆收藏。同时入藏的还有项目经理施工日记,是记录这座新机场修建过程的重要资料。


入藏国博的航站楼顶棚外部铝网玻璃、承重柱橡胶隔震垫模型。摄影/新京报记者 浦峰


11月5日,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向国家博物馆捐赠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建设实物及项目经理李建华施工日记,捐赠仪式在国家博物馆举行。


此次北京城建集团对国家博物馆的捐赠,包括实物11件,图片10张。实物有航站楼顶棚外部铝网玻璃、承重柱橡胶隔震垫模型、项目经理李建华施工日记等,图片包括开工前还是荒地的航拍图到竣工验收前航拍图等。


此次捐赠的实物是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科技含量和工程特色的代表性物品。其中,顶棚铝网玻璃为国内首创、世界领先,能够将60%的自然直射光线转换为漫反射光线,让室内行人感受光线的柔和,却没有直射的灼热感。承重柱橡胶隔震垫,是为提高航站楼整体抗地震性能及减轻高铁、地铁、轻轨高速通过时的振动及噪声影响采用的隔震技术实物,能使航站楼首层及以上结构与地下结构完全隔离,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单体隔震建筑。


作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建设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李建华的施工日记是航站楼建设的第一手资料,5册工作笔记记录了航站楼从基坑工程到主体结构机电装修的真实情况。


大兴机场项目经理李建华施工日记入藏国博。摄影/新京报记者 浦峰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是目前全球最大规模的单体航站楼,以其独特的造型设计、精湛的施工工艺、便捷的交通组织、先进的技术应用,成为世界机场建设的标杆。该航站楼由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承包施工,项目经理李建华率领建设团队运用多种高科技建材和先进施工工艺,创造出100多项技术创新及多项世界之最,最终提前17天无事故竣工。


新京报记者 倪伟 摄影记者 浦峰

编辑 丁天 校对 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