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小米生态链企业九号机器人入局两轮电动车领域。作为集团组织部长,小米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刘德出席活动并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对于黎万强离职、小米人才观、自身定位贡献、生态链布局、九号机器人等问题进行解答。


谈及黎万强离职,刘德认为,合伙人退休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大家有10年的创业情谊,也是小米重要的外围力量。 对于未来自身的定位贡献,刘德表示,作为创始人有一份责任为公司不同阶段而改变自己。


对于小米的人才观,刘德表示,小米超级重视人,也能吸引人才,如今更关注如何培养人才。如何让公司既有规范性又有活力,刘德坦言,每天都在学习和微调这些事。


5年来,小米集团已经投了200多家的生态链企业。刘德认为,小米与这些生态链企业是相互成就。他介绍,未来几年,更关注大白电系统在智能化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商业机会。


九号机器人入局两轮电动车领域。刘德认为,这是小米体系对智能交通领域的关注, 九号机器人是把机器人理念用在短途交通工具,短途交通有巨大的想象空间。


刘德(前排左一,九号机器人供图)


小米的人才观


新京报:小米将要迎来10周年,从一个创业公司到一个世界500强。小米的人才观是什么?


刘德:小米从第1天成立开始就超级重视人,小米是工程师公司,现在有2万多人,以工程师为主的,人是公司最大的财产。小米有了这样的规模以后,更有吸引力,能吸引来更多的专家级人才。比如前段时间,语音识别大拿Daniel Povey正式加入小米。


小米成立组织部以后,或者说小米上市以后,还花了大量的关注度来关注如何在公司里面培养出人才。比如一个年轻毕业生,进入小米给他提供了什么路径,让他一步步的成长,可能成为一个行业专家或者成为一个高级管理者,也是小米开始对人才的关注又加了一个新维度。


新京报:小米在国际市场上发展迅速,现在外籍员工的比例有多少?未来会不会有更多外籍员工成为公司中层甚至高管?


刘德:老实说具体比例我不知道,但确实我们有大量的外籍员工,比如在印度有超过1000人的应用团队,而且都是以本土员工为主的。小米已经进入到了90多个国家,在各个国家、地区还都是以本土员工为主的。


今天小米确实是一个国际化的公司,带来的挑战是如何做好文化融合,毕竟有民族文化差异。此外,如何让外籍员工认可小米的文化?中国员工认识认知小米也需要时间。所以有双重的工作要做。


印度市场从零做起,小米平台是给有能力的外籍员工提供了巨大的机会和非常良好的舞台。外籍员工与中国员工在小米体系的竞争的机会是均等的。


谈黎万强离职,自身定位贡献


新京报:实际上,人才培养管理上的挑战有很多,作为小米的组织部长,如何平衡公司组织的规范性与活力?


刘德:公司不同的时期平衡倾斜度不同。早期我们给公司以平层管理绝对活跃的这种气氛,然后野蛮生长状态,甚至有些地方不太讲管理,讲每一个人的创造性。如今小米有25000人,业务在2000亿元的规模,在90多个国家,是个巨大的业务盘子了,也成为了世界500强企业。


在这样的状态下,如何让公司拥有一个世界500强的管理水平?这是我们今天面临的新问题,既有制度建设,又不把年轻人管得过死,其实我们每天在学习和微调这些事。这也是一家公司发展过程中必然面临的问题。


新京报:如何看待黎万强离职?


刘德:一家公司合伙人早年一起创立公司,就是为了做大做强上市。其实,合伙人的退休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我认为小米的合伙人退休都算晚的了,我们上市的时候,几乎大多数合伙人都在。其实国内其他的科技、互联网公司,他们可能上市前合伙人很早就离开了,像百度、阿里都比我们离开得早。


此外,大家有了这10年的创业情谊,不管是不是在小米全职工作,很难摆脱掉身上小米的标签了。他可能在外围来帮忙,遇到新的商业机会也来推荐给小米,我觉得这反而是小米重要的外围力量。


新京报:作为一个联合创始人,公司发展到这个阶段,对自己现在的定位以及未来能做的贡献有考虑过吗?


刘德:这个问题很好,一个创始人可能最重要的是,要知道不同的阶段公司需要什么样的管理者。应对不同阶段,要不断改变自己的身份,可能在改变过程中,并不是自己擅长的,也不是自己喜欢的,但是作为创始人有一份责任为公司不同阶段而改变自己。


谈生态链:更关注大白电系统商业机会


新京报:小米生态链布局的逻辑?


刘德:我们围绕手机投一些公司,第一圈层围绕着手机,我们投了智能可穿戴的公司、移动电源、耳机这些手机周边的企业。第二圈开始关注家用小电器、大白电、智能交通,九号机器人应该属于这个圈层的一家公司。往外围延展,我们投了一批消费品公司。


新京报:未来小米生态链瞄准哪些行业和产品?


刘德:小米在过去的5年投资了200家企业,大部分的领域差不多都投到了。生态链的前几年,更多是家用小电器。未来几年,我们可能更关注大白电系统在智能化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商业机会。


新京报:越来越多的生态链企业上市或计划上市,包括九号机器人也申报科创板。小米对这些企业有没有新的战略安排?


刘德:早年我们投资布局时,主要考虑小米用户群除了手机用户以外,小米体系还可能提供哪些更多产品。总体来讲,我们希望每家公司都是一家独立的公司,有独立的产品、市场、供应链,小米尽管投资这些公司,但不控股。


我们调动了产品、渠道、供应链等能力来帮助这些公司,可以把小米理解成是一个孵化器。我们鼓励这些公司独立奔跑,能够独立上市。因为都不是小米的子公司,小米只占很少的股份,是整个小米产品集群、小米大家庭的一员,为小米提供了一条或多条产品线。


一些公司陆续上市,在整个过程中小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们帮这些创业者实现梦想。同时,这些公司、产品也跟小米手机一起形成产品矩阵,走进小米之家,这个过程是双方相互成就的。


谈九号机器人:小米体系对智能交通领域的关注


新京报:5年来,小米已经投了200多家的生态链企业,其中有不少企业也属机器人行业。从小米生态链角度看,九号机器人是什么角色定位?


刘德:九号机器人是把机器人理念用在短途交通工具上,这是他与其他生态链机器人公司不同的地方。九号机器人是我们小米生态链体系里最早的被投公司之一,也是投资额度最大的一家公司。也可见我们对这类公司的重视,短途交通毕竟是一个大板块,有巨大的想象空间。


新京报:能不能说这是小米集团对于出行行业的一个布局?


刘德:可以理解成这是小米体系对智能交通领域的关注。因为如果完全提到智能交通,小米和顺为还投过小鹏汽车、蔚来汽车、北汽新能源等企业。


我们在这个领域关注了不同的创业团队,有九号机器人这种创业团队,也有像北汽这样的国家队。四轮电动车还需要时间。但是两轮电动车在未来的5年里已经非常清楚了,这是为什么九号机器人下大注在这个市场里面来运作。


新京报记者 陈维城  编辑 许诺 校对 李世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