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那天,黎明(化名)拖着自己的行李住进了武汉市江岸方舱医院。

 

从起初的恐慌到发自内心的感激,再到对战胜新冠病毒充满信心与希望,黎明住院十多天里,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状态,“一切似乎都在好转。”

 

期间,他在某短视频平台注册了一个账号,专门发布在方舱内拍摄的许多视频,包括日常生活、患者跳舞、医护人员工作等,吸引了很多人关注。

 

如今,黎明的核酸检测已经显示了一次阴性,离出舱仅一步之遥,“出去以后,我最想见到妻子,帮她做家务。”


方舱医院的医护人员给患者测温。受访者供图

 

2月19日,方舱医院的午餐,菜品包括胡萝卜烧牛肉、肉圆烧白菜、鱿鱼卷、烧茄子、青菜等。受访者供图


邻居偶尔“有点吵”

 

黎明住进的江岸方舱医院,由武汉市塔子湖体育中心改建而成的,共设病床1000张。医疗救治工作主要由河北、天津两支医疗队派队员600余人负责,河南、江西两支医疗救治小队共50人协同参与。

 

2月12日,医院开舱使用,当日下午就收治了首批患者,约三四百人。等到黎明等第二拨患者进入时,已经几乎没有舱位了。

 

在方舱的一天,是非常“规律”的。

 

6点多,患者们就开始陆续被护士叫醒,做每天第一次例行检查。用体温枪检测量体温、用指夹式血氧仪测量血氧饱和度,再问询每位患者的身体情况,并记录在册。

 

第一次检查过后,就是7点的早餐时间。在黎明看来,方舱医院的伙食“相当不错”,“7点吃早餐,12点吃午餐,晚上5点吃晚餐。三餐时间非常规律,伙食也特别好。”

 

黎明介绍,方舱日常的早餐比较清淡,主要是包子、花卷、馒头、鸡蛋、咸菜、水果和牛奶等;午餐和晚餐比较相似也比较“硬核”,四菜一汤、两荤两素,外加主食以及牛奶或水果。荤菜中,牛肉和羊肉出现频率比较高,其次是猪肉、鸡肉和鸭肉。

 

除了正餐,还有“加餐”。“我们还时常发发零食,今天发个沙琪玛、明天发个奥利奥饼干,感觉就像待在家里一样。”黎明说。

 

在方舱医院,医护人员24小时倒班工作,一天4个班,每班6个小时,每个班医护人员都要进行一次常规查房。

 

吃过早餐,8点多医护人员开始每天的第二次查房,下午3点多进行第三次查房,晚上8点半左右则是每天最后一次查房。

 

除了常规的测温和测量血氧饱和度之外,医生还会根据患者当日的情况发放治疗药物,“一人一方”,并根据病人的状态评判病情是否恶化、是否可以做核酸检测顺利出舱等。

 

大概到晚上11点,方舱里大部分人开始准备休息,因为是睡“大通铺”,大家作息和习惯又不一,能否睡得安稳睡得好“全看运气”。

 

“睡觉的时候,方舱里的打鼾声此起彼伏,有的时候感觉比较吵,就会睡不太好。”黎明说,“还有件事儿让我印象特别深,之前我旁边有一个老爹爹(老爷爷),准备睡之后手机还外放郭德纲的相声,他耳朵可能比较背,音量很大,然后听着听着直接睡着了。”

 

“那天晚上,我们大家应该都是听着郭德纲的相声入睡的,睡得也不太好。第二天早上,我们跟老爹爹说了这件事儿之后,他就再也没外放过了。”


方舱医院给患者志愿者发的红帽子和红袖标。受访者供图


黎明作为志愿者帮忙送餐。受访者供图

 

患者当起志愿者

 

黎明表示,在江岸方舱医院,平均每位医护人员要照顾30-50位患者。除了常规的医疗照顾外,医护人员还要照顾每位患者的日常生活,发放餐食、发放生活用品、登记每位患者信息等,事无巨细。有时候,他们会忙不过来。

 

因此,方舱里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患者志愿者。目前,江岸方舱医院的志愿者约有20名,多为轻度患者中恢复较好、几乎没有身体症状的患者。

 

2月19日,黎明报名成为志愿者,领完一个写着“武汉志愿者”的红帽子、一个写着“志愿者”的红袖标之后,就开始“上岗”工作了。

 

他的第一次志愿行动是帮忙送餐。

 

送餐听起来容易,但在人力相对欠缺的方舱医院,其实是件“麻烦事”。黎明说,方舱医院的正餐有菜、饭、汤、水果4种,要分别拿,送餐车又很小,每次发放餐食时,医护人员都要跑来跑去,非常辛苦。“医护人员根本忙不过来,可能到最后饭菜都凉了,志愿者一起帮忙,效率非常高,大家都能吃上热饭热菜,也不会让医护人员过于辛苦。”

 

志愿活动也出现过“小插曲”。

 

一次,黎明送餐时,一对新入住的夫妻看到餐车立刻围上前要求先拿饭,而不是在病床边有序等待。因为他们的无序行为,多个患者也围堵上前,志愿者无法正常发放餐食。在志愿者劝大家回到床边等待发放餐食时,那对夫妻却恶言相向,“不就是志愿者吗,你管我呢?”

 

这样糟心事,志愿者碰到了不少,但大多数人在耐心的劝说下,都收起了脾气。黎明也表示能够理解,“毕竟住进医院,大家心里可能都不好受。”

 

志愿者还要面临体力上的考验。

 

黎明介绍,每次发放餐食都要持续半个多小时,不仅推着餐车来回跑好多趟,还要分发餐盒,着实是个“体力活”。当志愿者帮忙分饭的几天,黎明每天的运动步数甚至达到了一万步,“真的挺累的,但我就当作锻炼身体了,能帮上点忙自己也挺开心的。”

 

2月17日,江岸方舱医院举办了一场特殊的生日会。

 

一个硕大的方形草莓蛋糕和几个圆形的7寸蛋糕出现在病区的活动区内,这是河北和天津医疗队为生日在2月份的48名患者和医护人员集体庆生。

 

这场特殊的生日会上,除了“常规项目”吃蛋糕之外,大家还吃了长寿面、表演了节目、视频连线了家属,不时还传来大家呼喊的“武汉加油”“中国加油”等口号。

 

类似的活动方舱医院组织了不少。

 

2月14日情人节那天,方舱医院的医护人员用手帕纸等物件,折了一朵小花送给患者,称这是“情人节的礼物”,很多收到花的患者非常开心。

 

跳舞,也是医护人员和患者会共同参与的活动之一。

 

黎明说,医护人员会鼓励患者在用餐结束后“适当活动一下”。大多数患者会选择在室内或者室外广场走动一下,部分舞蹈爱好者则在方舱继续“起舞”,一名医护人员还购买了三个小的手持音响,送给方舱里的跳舞爱好者。

 

 “这样的活动,给了每一个人继续前行的希望。”黎明说。


2月17日,江岸方舱医院,河北和天津医疗队为生日在2月份的48名患者和医护人员共同庆生。受访者供图

 

视频记录“方舱日记”

 

能够尽上自己的一份力,是很多人在这场疫情中想做的事情,深处疫情风眼中的黎明选择用视频记录方舱生活。

 

黎明在某短视频平台注册了一个账号,叫“武汉方舱日记”,专门发布在方舱内拍摄的诸多视频,包括日常生活、患者跳舞、医护人员工作等,这些视频吸引了很多人关注。

 

刚住进方舱时,黎明只是拿起手机“随便拍拍”,但拍着拍着,他觉得这成了一种“责任”。

 

因为医护人员工作期间无法使用手机,很难留下一些影像记录。黎明起到了帮助记录“历史瞬间”、搭起医护人员与家人桥梁的作用。

 

“我的朋友在这里工作,如果遇到了能帮忙拍个视频吗?”一名网友在黎明的视频下评论道。

 

“你刚刚拍的视频能传给我留个纪念吗?”一名医护人员向黎明问道。

 

“不仅是病人,医护人员、公安、城管、维保人员等,他们和他们的亲朋都很担心,有的医护家属通过我寻找医护人员,让我拍视频给他们看。”黎明说,“平时这些医护人员这么关照我们,我也想用我的方式、拍视频的方式去关心他们。”

 

通过十多天的接触,黎明觉得,照看大家的医护人员平凡又伟大,“他们很多都是95后、00后,年纪比很多患者都小,还要费心尽力地照顾我们,真的是非常辛苦。”

 

医护人员的辛苦,黎明都看在眼里。

 

身着防护服,连续工作6个小时,期间不能吃、不能喝、不能去卫生间,照顾大量病患,无论何时都要为病患带来积极与正能量。“一次,我看到一名护士忙碌之后站在门边扶着把手,气喘吁吁地说,‘稍微歇一会我再过去’。”

 

“这些医护人员来一线、上战场前可能没有考虑那么多,直接来武汉帮助救助我们了,真的让我们非常感动和感激。”黎明说。


黎明镜头下的方舱医院医护人员。受访者供图

 

“我们是知恩图报的武汉人”

 

住进方舱前,对自己的病情,黎明沉浸在一种巨大的恐惧中。“1月22日开始,我几乎没怎么出过门,仅有的几次也只是出门购买生活物资,每次出门防护做得特别到位,但最后还是发烧了。发烧之后,自己就特别担心、特别忐忑,怕自己染病、怕传染给别人,起初害怕去医院检查,担心自己没感染,结果去了医院被传染上了……”

 

最后他还是选择了去医院进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阳性。

 

确定感染后,黎明反倒稍许释然。随后他立刻联系社区,进行了一天的隔离,2月14日,转进方舱医院。

 

起初,因为身体不适和担忧染病的不确定性,黎明状态非常差。但伴随着身体症状的消失,以及确诊后住进方舱受到医护人员及其他患者的鼓励,“我觉得快扛过去了,现在心态也好多了,觉得一定能战胜新冠病毒。”

 

2月20日上午,江岸方舱医院首批5位病愈者出舱。此后,每天都有一二十位病人治愈顺利出舱。

 

“出舱的条件是两次核酸检测阴性加上CT好转,我第一次核酸检测已经显示阴性了。”黎明说,如果一切顺利,他本周即可“出舱”。

 

出舱后的病愈者还需进行14天的隔离医学观察。14天后,如果没有任何问题,就可以回家了。

 

回家后最想做什么?黎明说,最想见到妻子,帮她做家务,“我感染以后,妻子一个人在家承担一切,还要照顾孩子,真的非常辛苦,也承担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出院之后我最想见她,回家帮帮忙,让她清闲几天。”

 

在这场疫情下,除了一个个“小家”,还有“大家”。

 

“武汉是一个只有夏天和冬天的城市,夏天非常热、冬天非常冷;武汉是一个九省通衢的城市,坐拥大江和大湖。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武汉人,有胸怀、很豪爽。”黎明说,“每一个武汉人都知恩图报。现在,全国各地那么多人来支援我们、支持我们。等我们病好了,疫情过去了,一定会回报大家。”

 

新京报记者 徐美慧

编辑 张畅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