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李玉坤)3月25日下午5点50分,首批离鄂返京人员列车抵达北京。


东城区区级转运中心设在东城区天坛体育活动中心,东城区各街道工作人员早已经准备就绪,静待离鄂人员回家。18时40分许,第一批9名返京人员抵达东城转运中心,20分钟就分流完成。


离鄂返京人员到达东城区转运中心。摄影/新京报记者 李玉坤


门口拉横幅“欢迎回家”,设计接待标准用语


记者在现场看到,大门口拉着“欢迎回家”的横幅,各街道在体育场搭了帐篷,在入场处设置了红外测温仪。


东城区转运中心入场处设置了红外测温仪。摄影/新京报记者 李玉坤


东城区组建了由区委社会工委、区民政局牵头,区委政法委、公安分局、交通支队、卫生健康委、机关工委、外联办、体育局、环卫中心、17个街道办事处为成员的工作专班。东城区民政局社工队伍科科长刘静介绍,东城区以温馨、准确、快速为三原则,提前做了准备。


“我们考虑到这些同志在湖北已经留守了很长时间,回家心切,肯定都特别盼望着能早日到家,所以我们在现场的氛围营造上进行了装饰,首先拉了一个大横幅,写着‘欢迎回家’四个大字,同时制作了一个温馨提示,上面写着我们非常体谅他们回家心切,希望他们能够耐心配合工作人员做以下几件小事儿,包括测温、点名、清点人数等等。他们到家以后有什么需求,也可以找社区来帮忙。”刘静说。


东城区转运中心门口拉了一条横幅,上面写着“欢迎回家”。摄影/新京报记者 李玉坤


东城区的工作人员还设计了一套标准用语,“包括在车上工作人员跟返京人员怎么说。在东城转运点接待的工作人员,也有标准用语,比如,‘请您耐心稍候’,‘我们将为您测量体温’……注意语气以及礼貌用语,因为考虑到返京人员会有一些着急的情绪,如何做好安抚工作是事先考虑到的。”刘静介绍道。


返京人员名单核实多次


东城区建立集中接转点现场值守机制,各一线工作组和街道工作人员实行实名制轮岗,严格落实值班值守要求,确保全工作时段不空档、不缺位,返京人员随到随运随接转。


建立区、街、社区三级联动机制,区级负责指挥统筹,全面保障;街道分管领导参加指挥部工作,指定联络员对接,负责集散点内返京人员接收转送;社区在街道的指导下,负责做好辖区返京人员的居家观察和服务保障工作。建立事前预警、事中接洽转运、事后隔离管控等工作机制,每日动态更新各类数据,实时通报接转进程。


“我们会提前核对返京人员,第一时间接到信息以后都按街道分发,每个街道一张表,逐一核对每一个返京人员的信息,打电话跟返京人员本人取得沟通和联系,主要核对其姓名、性别、身份证号以及居住地是不是其要去的地方,因为晚上要将其送回家,所以居住地需要很准确。”刘静说,有的人员自己本人表述是未上车但在名单中,还有一些是本人自称上车了但表中没有,工作人员都会及时核对。


离鄂返京人员正在排队进行信息核验。摄影/新京报记者 李玉坤


尽量减少转运环节,只需签一次名


考虑到返京人员着急回家,所以东城区区级转运中心在每个流程上尽可能减少环节。“需要本人签字就设在了最后一个环节,在之前,只需要工作人员交转,由工作人员签字,保证流转速度。”


据刘静介绍,入场口安装了测温门也是出于这个考虑,如果用测温枪反复测会相对较慢。


“每个街道只核对信息,核对完信息让本人签个字以后就接上车回家,在车上可以办理一些手续,比如说需要填返京的表、做社区登记等。”刘静说。


有的人住在集体宿舍,不符合居家观察的条件,需要报集中观察。据介绍,集中隔离点是在一个四星级酒店。“条件还是不错的,一日三餐也都有准备,还安排了专业的医护人员。”刘静说。


记者了解到,各街道工作人员都要每天早上八点之前到岗,晚上末班车是九点,做完以后得到10点多。“我们为街道准备手套、口罩、护目镜和免洗洗手液等,尽可能地为街道提供好的服务保障。”


返京人员:回来感觉踏实了


从湖北孝感返京的余先生第一批到达东城区转运中心,找到永外街道的工作人员,进行了登记。


昨天中午,单位通知他可以返京,社区找他进行了对接,核实了信息。他在北京从事金融行业,住在附近社区,独自居住,符合居家隔离的条件。


“昨天还是很忐忑,不知道能不能走,车站信息也不是很明确。”余先生说,回家后会进行14天的居家观察。


他是春节前回孝感探亲,春节之后就听说不能回来了,一直在孝感待着。“现在孝感已经解封了,成为低风险区域,其实那边生产生活已经恢复了。”余先生说,“回来感觉踏实了。”


新京报记者 李玉坤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李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