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中国红十字会援助伊拉克防治新冠肺炎医疗专家组一行七人,从巴格达国际机场启程回国,结束在伊为期50天的援助工作。目前,七人正在集中隔离中。这是中国向海外派遣的第二支抗击新冠疫情医疗组,也是截至目前在海外工作时间最长的一支队伍。


专家组涉及疾控、重症治疗、核酸检测、医学影像等领域,这期间他们会见了200多名伊拉克卫生官员,培训医护人员约1000人;用两周时间为当地建成第二座核酸检测实验室,实现自动化核酸检测,这也是中方为海外援建的首个核酸检测实验室;补充了当地新冠肺炎医学影像检查的空白……


3月份,专家组在巴格达东部的海法巴勒斯坦社区活动中心做防疫知识培训,期间不远处传来枪声。受访者供图

 

在刚出现病例的一个多月,伊拉克仅完成病例筛查2000多例。据该国卫生部最新通报,目前,伊拉克已进行新冠病毒检测78430次,累计确诊病例总数为1928例,其中90例死亡,1319例痊愈。

 

中国红十字会赴伊拉克志愿专家团队领队、广东省红十字会社会赈济部副部长陶中权,以及团队中的核酸检测专家杨鸿辉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

 

伊拉克当地病例数增长出现平缓迹象

 

新京报:伊拉克疫情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目前情况如何?


陶中权:2月24日,伊拉克南部什叶派圣城纳杰夫确诊首个病例,该病例是一名来自伊朗的学生。此后,来自伊朗的输入型病例不断增加。2月27日,伊拉克宣布关闭电影院、咖啡店和俱乐部等公共集会场所。


3月7日下午,应伊拉克红新月会请求,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派遣我们7人从广州飞赴巴格达。


到当地时,伊拉克全国18个省中已有14个省报告确诊病例,首都巴格达疫情最为严重。世界卫生组织3月9日发布报告,伊拉克已出现疫情本地传播。此后当地疫情呈现多点暴发态势,4月7日新增确诊病例91例,出现新高。


从最近筛查和确诊情况来看,伊拉克当地病例数增长出现平缓迹象,未发生医疗资源挤兑等状况。总的来说,伊拉克政府随疫情变化不断升级管控,有力遏制了疫情快速蔓延,但考虑到社区层面缺少防控措施,疫情防控仍不能松懈。


专家组支援建成专用于新冠肺炎医学影像检查的CT室。受访者供图

 

穿着防弹衣做培训

 

新京报:支援抗疫期间是一种怎样的工作状态和节奏?

 

陶中权:刚到的时候比较忙,白天晚上都有很多会议、培训和考察等工作,随着工作步入正轨也慢慢稳定下来。每天回到住处后,我会习惯性打开电视看看国内新闻,此外要与国内连线,汇报工作进展、当地物资需求等,国内红十字总会专家组也会线上与我们交流疫情防控和治疗经验,给予技术指导。


由于时差缘故,我们养成了凌晨三四点醒来看信息的习惯,那时候国内已经是白天,可能会有新的工作安排。


团队一共7个人,直接救治病人作用有限,在宏观层面帮助当地加强防控措施、提高临床治疗技术水平的作用更大。我们兵分两路开展援助工作,疾控、流行病学、重症治疗专家为伊拉克优化防控方案、指导当地医护人员以及在伊中资企业;3位90后专家负责搭建核酸检测实验室和安装医学影像设备室。


专家组CT培训师正协助工人进行CT室建设。受访者供图

 

新京报:培训中当地居民关心的是什么?

 

陶中权:针对不同群体,培训内容有所差异。对普通居民,我们主要进行新冠病毒知识普及,大部分患者都是轻症,通过支持性治疗可以治愈,但年纪较大、有基础性疾病的人员应及早接受治疗。


此外,新冠肺炎病毒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应正确佩戴口罩和保持手部卫生,向大家讲解“七步洗手法”以及正确佩戴和丢弃口罩的方法。当地居民比较关心,没有口罩怎么办,口罩能否重复利用等问题。

 

对于医护人员则是更为专业的培训,大家关心如何防止医务人员被感染,病例的诊断、治疗和抢救等。在近两个月时间内,我们已在伊拉克举行27场次医务人员培训,培训1000余名伊拉克医务人员。


新京报:当地局势不稳,据报道专家团成员在各地培训过程中身穿防弹衣?

 

陶中权:是的,在我们援助50天里,每天要在荷枪实弹的安保护送中出行工作,有时需要穿着防弹衣穿越安全形势紧张的地区。


3月份,我们曾前往位于巴格达东部的海法巴勒斯坦社区,向生活在那里的巴勒斯坦难民捐赠口罩,传授疫情防控和个人防护知识。培训开始前,有枪声从附近传来,现场人员颇为紧张。


3月份,专家组在巴格达东部的海法巴勒斯坦社区活动中心做防疫知识培训,期间不远处传来枪声。受访者供图


3名“90后”参与建成核酸检测实验室

 

新京报:起初伊拉克只有中央实验室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现在情况如何?

 

杨鸿辉:伊拉克全国只有位于首都巴格达的中央实验室具备核酸检测能力,且无法自产核酸检测试剂,因此采取的是重点检测疑似病例的策略。当地使用的是WHO援助的一批核酸检测试剂,我们到当地时,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检测试剂)就快要用完了。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已向伊拉克进行了三批物资捐赠,包括捐赠实验室设备、核酸检测试剂和中成药等。到达当地后进行PCR实验室援建,也就是基因扩增实验室,被认为是新冠检测最关键的一步。


3月25日,经过两周改造、设备安装调试和预实验,我们援助的PCR实验室正式移交投入使用,主要负责首都巴格达地区的病例样本检测。中央实验室负责检测其他省份的病例。


中方援建的PCR实验室投入使用。受访者供图

 

新京报:实验室援建中出现了哪些困难?

 

杨鸿辉:为了建设PCR实验室,我们赴伊拉克时带了充足物资,但房间隔离改造等计划,还有例如隔断材料、紫外线灯等设备,需要当地协作。


伊拉克当地对我们的工作十分支持,但首都巴格达3月17日开始实施宵禁,此期间暂停政府和非政府机构工作,白天路面上几乎每一个路口都有警察值守,物资运输、工人出行也因此受限,比我们的原计划慢了两天。


新京报:援建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在哪方面得到了提升?

 

杨鸿辉:我们主要在样本运输、实验室设计、实验结果判读等方面进行交流,同时建议拓展检测范围,将密切接触者等纳入其中。中央实验室6名工作人员同时工作,每天可完成300份核酸检测。新援建的实验室3名工作人员,每天可完成1000份核酸检测。之所以有这样的差别,主要在于核酸提取这一步骤,中央实验室是手工操作,新建设实验室由自动化仪器操作。

 

3名“90后”专家组成员与当地PCR实验室主任穆罕默德进行工作交流。受访者供图


新京报:实验室援建由3名“90后”完成,你们是如何分工的?

 

杨鸿辉:我是核酸检测实验室技术负责人,王桉铭负责CT室培训,艾河旭是随队阿拉伯语翻译老师。我们都很荣幸来到这边支援伊拉克抗击疫情。


除了核酸检测,伊拉克卫生系统对于如何利用CT做筛查及诊断还不太明确。4月25日,我们援建的专用CT检查室在巴格达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新冠病毒康复中心落成。


3名“90后”专家组成员与PCR实验室主任穆罕默德合影留念。(从左至右:阿拉伯语翻译老师艾河旭、CT专家王桉铭、主任穆罕默德、核酸检测专家杨鸿辉)受访者供图

 

依据当地情况,建议宗教领袖参与防控


新京报:我们提出的建议中,很多适应了伊拉克本地情况,效果如何?

 

陶中权:没错,根据当地情况,我们提出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将新冠肺炎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动员宗教领袖参与防控。当地政府采纳了我们的意见,当地穆斯林朝拜活动也都取消了。期间,当地清真寺原本应举办大型传统宗教活动,也暂停举行。


同时,我们还建议出台国家新冠肺炎控制方案和临床诊疗指南;建立定点医院,设立发热门诊以及对发热病人的预检和分诊制度;利用CT筛查疑似病人,核酸检测作为最后的确诊方法。

 

新京报记者 马瑾倩

编辑 刘梦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