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黄哲程 马瑾倩 徐美慧 罗晓静 应悦)5月1日,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行。

 

新政首日落实得如何?新京报记者到朝阳区、西城区多个社区探访居民垃圾分类情况。已经开展垃圾分类的社区,均配备了垃圾分类指导员,社区中多数居民能够主动分类投放垃圾。大棒骨、未清洗的牛奶盒、玉米芯等垃圾,则成为多个社区居民垃圾分类的易错“考题”。


5月1日,甜水西园社区,志愿者在垃圾投放点帮助居民垃圾分类。摄影/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甜水西园社区

多数居民主动参与分类 现场配备消毒洗手液

 

5月1日上午,朝阳区六里屯街道甜水西园社区,10号楼下的垃圾分类投放桶站设置了3个灰色其他垃圾桶、两个绿色厨余垃圾桶和1个蓝色可回收物垃圾桶。

 

记者注意到,桶站周围摆放了四个易拉宝,分别介绍四种类别的垃圾及常见的例子。现场的小桌子还为居民配备了消毒洗手液、卫生手套,以及垃圾袋、钥匙环、印有垃圾分类宣传语的购物布袋等奖品。

 

上午8点半,4名垃圾分类指导员已经在桶站旁等候居民,其中一位还带上了8岁的女儿,让孩子在劳动节体验担任垃圾分类志愿者。十多分钟后,吉女士提着一袋厨余垃圾和一袋可回收物走到了站点。

 

指导员林阿姨戴着手套打开吉女士的垃圾袋简单查看,厨余垃圾袋里有剩菜剩饭、西瓜皮、小碎骨头等,另一袋可回收垃圾袋中有一个电动牙刷、几个压扁的纸盒。“分得很准确,谢谢您配合我们工作。”随后林阿姨把垃圾桶盖打开,吉女士将厨余垃圾倒进绿桶,可回收物扔进灰桶,并将装垃圾的袋子丢进其他垃圾桶中。

 

吉女士是社区一家业主聘请的小时工,每天来打扫卫生,并将垃圾分类带到楼下的桶站投放。“平时就这么分,我觉得挺好,一开始不适应,也不知道怎么分,时间长了养成习惯就好了。”

 

临走时,林阿姨在吉女士手上挤了几滴消毒洗手液,并将一个印有垃圾分类宣传标语的购物布袋作为小礼品送给了吉女士。

 

在上午8点半到10点间,有10多位居民前来投放垃圾,其中大多数将垃圾分类后投放,偶尔有分类错误的,现场指导员会帮助他们分拣后再投放。

 

也有居民未能准确将垃圾分类。一位大爷提着一整袋垃圾来到站点准备投放,塑料袋透明,从外部就能看出厨余垃圾中混入了餐巾纸等杂物。林阿姨接过垃圾袋并打开,把瓶盖、餐巾纸等杂物挑拣干净丢到其他垃圾桶中。

 

林阿姨并未批评这位业主,而是告知了正确的分类方法。“劝导居民也要有技巧,最重要的是考虑居民的感受,让对方接受,上来就批评人家,反而会引起抵触,说不定最后人家不愿意分类了。”林阿姨今年73岁,退休前从事幼儿教育,2015年参与社区垃圾分类工作。如今在社区内的几个宣传栏中,还有她为社区小朋友们创作的垃圾分类拍手歌。

 

林阿姨介绍,普及垃圾分类是一项调整居民习惯的长期工程。经过社区前期的推广,如今大部分居民已经养成了主动分类投放的习惯,偶尔有一些类别比较冷门的垃圾会出现错分情况,需要指导员帮助分拣。“比如玉米芯、大棒骨应该属于其他垃圾,牛奶盒如果没有洗干净,也是其他垃圾,洗净以后才是可回收物。”林阿姨说,一般指导员当着业主的面分拣一两次,他们就能改正了。 


新风街一号院,八岁的武辰熹搬了两趟可回收垃圾来称重,一共卖了4元。摄影/新京报记者 陈婉婷

 

■新风街一号院

智能垃圾桶刷脸开盖 自动称重算积分

 

早晨7点,西城区德胜街道新风街一号院垃圾分类指导员郭乐已经站在10号楼垃圾分类桶旁,开始督导居民分类。该社区设置了16个点位,投放了35组“人脸识别”智能垃圾桶。若是工作日,居民一般集中在早七点至九点、晚六点至八点投放垃圾,16个点位均会安排指导员在一旁。

 

五一假期第一天,记者在现场看到,上午来丢垃圾的居民并不多。

 

8点,10号楼的王先生用塑料袋装盛垃圾下楼。袋子不大,装满了啤酒瓶、易拉罐、快递纸壳等物品。他来到智能垃圾箱前,因戴着口罩垃圾箱识别人脸不成功,就按下一旁的开关键,垃圾箱盖子打开,他按照类别放入垃圾。

 

8岁的武辰熹从家抱出一摞纸壳跑到小区可回收垃圾集中点,前后跑了两趟,还分别带来了易拉罐、塑料瓶,称重后,换到了四元钱,“我们家有一个小间儿专门放可回收垃圾,偶尔卖了垃圾零钱可以夹到我的本子里”。

 

社区内投放点多数分为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两类,10号楼旁是分类最细致的投放点,设有纸类、塑料、金属、纺织品、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7个垃圾类别。

 

2个小时里,记者共看到7户人家丢垃圾,其中一位阿姨差点将纸壳扔进了塑料的箱子里,现场分类指导员及时提示,并帮着将纸箱折叠放入相应箱子里。“我们好几年前就开始培养垃圾分类的习惯,只是以前主要分厨余和其他两类,现在分成了四类。”多数接受记者采访的居民表示,由于长时间坚持,对于垃圾分类基本了解。

 

完成注册的小区居民在投放垃圾时,垃圾桶会自动“刷脸”识别身份,打开桶盖,并为垃圾称重积分,积分可兑换盐、鸡蛋、纸巾,或满100元提现。居民每月还可免费领取两卷垃圾袋。8号楼的王阿姨告诉记者,去年她用积分兑换了4把雨伞,“伞很轻便,还挺好用。”居委会还为每户发放分类垃圾桶,自己在家中就能提前实现垃圾分类。去年4月至今,该小区积分总计可兑换现金达一万两千元。

 

如果居民不清楚怎么分类,指导员会现场指导。“最常见的是厨房用纸混入厨余垃圾,玉米芯当作厨余垃圾,以及把未清洗的奶盒当做可回收垃圾。目前我们主要以劝导为主,居民基本都很配合。”郭乐说。

 

疫情期间无法破袋检查,给垃圾分类带来一些困难。“除了投放,我们还有两道分拣。”郭乐介绍,环卫工人会进行破袋检查分拣,收走后还将由处理工人进行第二次分拣。疫情期间,居民困在家中,在家吃饭频率增加,垃圾量由日均产出5吨增加至7吨左右,其中厨余垃圾每日1.5吨。

 

为减少处理压力,四类垃圾处理渠道有所不同。可回收垃圾除了有智能垃圾桶,还有垃圾回收商每周六进社区集中处理;其他垃圾由环卫工人集中转运至街道密闭清洁站,由集装箱运往垃圾处理厂。每天三位环卫工人在社区内巡逻,防止出现垃圾满箱的情况。


呼家楼北里社区,一名7岁的男孩上阵担当小志愿者,帮助前来投放垃圾的居民分辨垃圾类型。摄影/新京报记者 吴江

 

■呼家楼北里社区

“日常接触较少的垃圾 分类有点难”

 

在朝阳区呼家楼北里社区,记者看到,垃圾投放点配备了5个垃圾桶——1个蓝色的可回收垃圾桶、1个绿色的厨余垃圾桶、2个灰色的其他垃圾桶、1个红色的有害垃圾桶。

 

上午10点左右,一位居民提着一袋子菜叶来到投放点位,在垃圾分类志愿者的指导下,将垃圾投放至厨余垃圾桶内、将塑料袋投放至其他垃圾桶内。这位居民告诉记者,近期社区着重宣传垃圾分类,“目前常见的垃圾都会分。”

 

居民苏女士表示,去年起,自己就开始进行简单的垃圾分类,因为是一个人生活,垃圾相对较少,比较好分。“现在普通的垃圾已经不会分错,相对有些难度的是日常接触比较少的垃圾,那种不总扔的垃圾,整理的时候就有点犯难,还得提前查一查。”

 

另一位居民绍女士告诉记者,虽然知道垃圾分类这个事儿,但是具体怎么分、怎么扔还不太了解,“因为平时白天都在忙上班,也很少有时间参与这些社区活动,所以对这些了解的少一些,希望社区也能扩大宣传的覆盖面。”

 

呼家楼北里社区书记殷金凤介绍,社区建设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常住居民近三千户,约有一万人。2006年起,呼家楼北里社区就开始进行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目前社区共有45组分类垃圾桶。

 

如何监督是居民做好分类的一项关键环节。殷金凤介绍,社区建立了一批志愿者队伍,以楼宇为单位,制定居民党支部包片、楼委会包楼、示范户党员志愿者包户、包院、包门楼的党员包干责任制。社区还聘请了第三方公司为社区提供垃圾二次分拣服务。

 

“如果碰到来扔垃圾但分错了的居民,我们会主动上前指导,告诉他们该怎么分类。”垃圾分类志愿者贺淑琴回忆,社区居民总体分类情况较好,相对容易分错的是厨余垃圾。“遇到过把大骨棒扔到厨余垃圾里的,实际上这是其他垃圾。”

 

■艺水芳园社区

仍有居民无法准确投放 有孩子通过动画学习垃圾分类

 

“我今天来丢垃圾,家里孩子还叮嘱我呢,别分类错了。”中国传媒大学附近的艺水芳园社区里,一位阿姨一边说,一边将手中的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投放进对应的垃圾桶内。

 

该社区每栋楼前,都设有“其他垃圾”“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三种类型的垃圾桶。记者在一处垃圾桶站附近观察发现,前来投放垃圾的10位居民中,半数以上能够根据垃圾桶上的指导标准进行投放。

 

陈女士在丢垃圾的时候,不忘向5岁的孩子介绍垃圾的类别。“最近一些动画片也在播垃圾分类,孩子有时会拿着吃完的香蕉皮跟我说,妈妈这是厨余垃圾,让我有点惊讶。”

 

艺水芳园社区一名管理垃圾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还有一些居民不能准确分类投放,“不过相信大家慢慢会养成习惯的。”


新风街一号院内的智能垃圾桶。摄影/新京报记者 陈婉婷

 

部分社区垃圾分类工作因疫情延迟

 

记者探访中还发现,由于疫情影响,大兴区星岛嘉园、富源里、贵园北里甲区等小区还没有开展垃圾分类。

 

星岛嘉园、贵园北里甲区的居民向记者表示,目前小区内垃圾处理方式和往常相同,没组织大家强制垃圾分类。家住富源里小区的李女士也表示,今早自己去扔垃圾时还未发现变化。

 

“我们小区其实从去年开始就宣传过垃圾分类了,最近这段时间,却没怎么见宣传。”李女士告诉记者,去年秋天,社区曾经上门送过垃圾袋,讲解过相关的垃圾分类知识。

 

富源里社区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社区在疫情之前一直都在准备垃圾分类工作,“目前受疫情影响,计划有所推迟,近期会尽快开展。”

 

新京报记者 黄哲程 马瑾倩 徐美慧 罗晓静 应悦

摄影记者 王嘉宁 陈婉婷 吴江

编辑 张畅 校对 张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