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周依)为推进北京垃圾分类新规落实,今天(5月4日),全市多部门开展专项突击检查。今天下午,市住建委前往西城、海淀区2个小区查看小区物业垃圾分类管理责任落实情况,发现小区物业均存在人手不足、无法完全负担指导员工作的情况,目前各小区正通过引入第三方、发动志愿者等方式解决。


今天下午,市住建委物业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来到西城区禄长街头条小区,实地查看小区垃圾分类设施、指导员设置以及台账建立等情况。据了解,该小区共11栋楼、600余户居民,在居民楼下配备了多组厨余、其他垃圾分类点,并在院内设置一处四类垃圾分类存放站。


西城区禄长街头条小区,市住建委物业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在检查物业公司的垃圾分类管理台账。摄影/新京报记者 周依


由于居民们的可回收垃圾较多,物业公司在小区里单独设置了一处可回收垃圾智能分类柜。记者注意到,分类柜的五个小柜门分别对应纸类、金属、塑料等不同的可回收垃圾,中间的屏幕上标有各类回收价格,如“饮料瓶0.05元/个”,居民扫码进入小程序,投放正确后可获得相应收益。 


当被询问到垃圾分类指导员设置情况时,小区物业公司的负责人摇了摇头,“人手不够是一大问题。我们的人员力量主要投入在社区值守上,包括保安、保洁、疫情期间的定点消杀等工作。”记者了解到,为解决这一问题,该小区所在街道引入了第三方企业,负责垃圾分类指导员工作。


西城区禄长街头条小区,街道引入第三方公司设置的垃圾分类指导员正在指导居民正确投放垃圾。摄影/新京报记者 周依


在海淀区新科祥园小区中央一处公共区域,一处垃圾分类“驿站”摆放着四色垃圾桶。物业经理薛战红告诉记者,整个小区9栋楼、1376户居民,每天产生厨余垃圾1500公斤左右。目前每栋楼下都设置一组3个垃圾桶,院内2处“驿站”则另设有害垃圾桶。


而在指导员设置方面,薛战红说,目前由小区物业设置了9位垃圾分类指导员,均由保洁人员“兼职”,在每天上午7点至9点半,下午5点至8点两个投放高峰期进行垃圾分类引导工作,其余时间还需开展楼道清洁等,存在一些无法兼顾的情况。


为此,社区正发动居民志愿者助力。新科祥园社区主任郭智杰介绍,现在社区已有76名志愿者,包括退休老人、在职党员等,定期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工作,也参与协助指导员的工作。下一步社区将继续加强宣传,引导居民出门前在家就分好类,减少二次分拣工作。


市住建委物业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对于实行物业管理的小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应由物业管理单位负责,但目前这部分的经费来源还不明确,比如要求设置分类垃圾桶、分类指导员,并不含在原有的物业费中。


对于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上述负责人称,目前来看不同小区的做法不太一样,比如一些街道社区安排志愿者参与的做法。鼓励各小区物业公司和属地街道社区合作,因地制宜,共同开展垃圾分类工作。


此外他介绍,“五一”期间,市住建委正对全市16区物业管理的项目进行抽查,重点查看物业公司是否已落实垃圾分类的责任、人员设施是否到位等。


新京报记者 周依

编辑 丁天 校对 李世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