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田杰雄 耿子叶 王巍 王颖)“上次插秧还是四十多年前,那时候我还年轻,下到水田里没一会儿腰就直不起来,比不上老师傅们。”5月17日上午,在北京丰台王佐镇佃起村的金岗农业种植园里,村民于大姐看着眼前稻田中忙碌的人们,仿佛能看到自己年轻时的影子,年过六旬,她没想到佃起村又能重新种起水稻来。这里是佃起村举办的京西稻香首届插秧节,时隔40余年,水稻重现在这座位于北京城市西南边的村庄,秧苗插入水中,勾起的是村民往昔的记忆;待120天后,水稻丰收,于村庄而言又将是新收获的开始。


京西首届插秧节开幕,时隔40余年,水稻重现在这座位于北京城市西南边的村庄——丰台王佐镇佃起村。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第一次插秧下地,那是1971年”


大门口南边“一分地”小菜园里,年轻人扶老携幼体验农耕生活的乐趣;西边70亩油菜花海,成了人们打卡拍照的“网红地”;西北边一眼望不到头的水田里,村民猫着腰忙插秧,小腿上都裹着一层地里的新泥巴。这当是疫情过后,佃起村金岗农业园中最热闹的一个上午,即日起,消失了40多年的水稻回归村庄,来自潭柘寺的水将重新浸润京西的稻田。




在一眼望不到头的水田里,大家都猫着腰忙着插秧。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稻田西头,在稻田里忙活了一上午的老师傅们,讲究的是“甩六退七”的“密度法则”,一亩地要插多少秧,师傅们心里有数。稻田东侧,对于平日在城里工作的插秧新手儿,第一个难题则是如何在水田中“挪窝儿”,“刚刚水鞋都陷在泥里了,拔不出来,把我急出汗了。”


尽管不远处插秧节开幕仪式的秧歌热热闹闹,看佃起村的村民于大姐还是和老姐妹们守在稻田跟前,看着热热闹闹的插秧比赛,聊的都是几十年前的故事。


“第一次插秧下地,那得是1971年了,当时一干就是一天,想想真是累得很。”于大姐说自己是北京房山人,年轻时嫁到了丰台佃起村,这才开始学着种水稻,“北京西南这边当时也是少有稻田的,要说谷物,吃的都是小米儿,也是到了佃起村,跟着村里的生产队,才开始种水稻、吃大米。”


潭柘寺水系下 大米更有“油性”


于大姐想起年轻时种了几年水稻后,自己还买过河北地区的稻米,“但口感还是不如自己村儿里的。”差距在哪里?于大姐说当时村里的大米,蒸熟后喷香软糯,粒粒晶莹似乎浮现着一层“油光”,“也就是说我们这儿的大米油性更足。”于大姐觉得,这或许是因为佃起村位于京西潭柘寺水域有关。


正如于大姐所说,之前佃起村所种植的为涿州贡米,历史可追溯到清代晚期,村里的水系来自京西潭柘寺水域。


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会种水稻的村民渐渐老去,劳动力的减少导致水稻慢慢停种,直到今年才终于复耕,按此前佃起村党支部书记刘星所说,“这是为了延续村里人种水稻的念想,同时,频频受大雨积水影响的南岗洼村在附近修建了蓄水池,村里也希望恢复村庄附近良好的生态循环系统。”


如今的稻田里汇集了潭柘寺地下水系、小清河、喇叭河、佃起村竹筒水库水系,雨季的雨水也相汇到积雨工程系统里。降雨后,佃起村会把所集的雨水经过人工过滤系统灌溉稻田,在稻田里面养稻田蟹、稻田鱼,从稻田流出的水经过过滤,会再回到园区东边的公园,形成水域过滤循环管网系统。


观花海种蔬菜 农耕体验新去处


农业园中除了稻田,70亩油菜花花期犹在,东边开拓出的“一分地”菜园,也将让远离乡村的城市居民,体验到农耕的乐趣。


70亩油菜花海,成了人们打卡拍照的“网红地”。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有菜园租赁者向新京报记者介绍,自己已经吃上了亲手种植的头茬蔬菜,“有菠菜、白菜、春韭,自己吃不完还分给了一些朋友,现在正着手种小西红柿。在这里主要是想吃一些没有化肥、农药的绿色蔬菜。”问起自家蔬菜与市场上的蔬菜相比,口感有何不同?承租的女士只谈到两个字,“新鲜。自己种的时候,无须考虑长相,收获的多是蔬菜嫩芽,吃着脆生。”


人们卷起裤腿在水田里忙碌着。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金岗农业园负责人梁立柱谈到,每个“一分地”小菜园占地约66平方米,农业园共开发了三期,首期84块菜园已经全部租出,二期菜园也登记了二十几户,“‘业主’们可以自由定夺种植蔬菜的品种,参与到农耕过程中,线下亲自栽种,线上也能通过菜园的摄像头查看到蔬菜生长情况,我们这里是托管制,园区的技术人员、管家也会帮忙料理种植的蔬菜,希望园区可以成为市民享受农耕生活的乐园。”


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耿子叶 摄影 王巍 王颖

编辑 唐峥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