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指数即将迎来一次大变革。在今年一季度进行咨询之后,5月18日,恒生指数公司发布咨询总结,将纳入同股不同权公司及第二上市公司至恒生指数及恒生中国企业指数选股范畴。这一调整意味着,阿里、小米、美团等一批同股不同权、第二上市公司,将有望在今年被纳入恒生指数及恒生中国企业指数。

恒指纳入同股不同权、第二上市公司 阿里小米美团有望入选

恒生指数公司表示,在超过90%回复人士的大幅度支持下,来自大中华区域(即香港、内地、澳门及台湾)的同股不同权公司以及第二上市公司,将被纳入至恒生指数及恒生中国企业指数的选股范畴。

在流通股份数目确定方面,对于大中华的同股不同权公司,所有一股多票的股份将被视为非流通股份;对于第二上市的大中华公司,公司市值只根据其在香港注册的股本部份计算,由存托人持有作为海外存托证券之相关香港股本将被视为非流通股份。

在两类成分股在指数中的比重方面,由于市场声音不太一致,起始阶段采取审慎原则,恒生指数公司决定对于此类公司在指数里的个别成份股比重上限设定为5%。

除此之外,含非上市股本的H股公司也将获得恒生指数成份股的候选资格。自2006年起,基于国内股权分置改革可能对股价带来异动,含非上市股本的H股公司一直未被纳入恒生指数的选股范畴。

恒生指数公司还决定,撤除对红筹股及民营企业加入恒生中国企业指数的额外挑选准则。额外挑选准包括即上市历史、股价波幅及财务表现,自2018年首度加入红筹股及民营企业至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开始套用。

在具体实施步骤方面,恒生指数公司将在2020年8月份的指数检讨开始,对恒生指数及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实施上述变动。

恒生指数公司表示,对恒生指数的定位不作任何改变。恒生指数将继续代表在香港上市的大中华公司。恒生指数公司同时亦不会对香港与内地成份股,及金融股在恒生指数里的比例或比重作出限制。市场代表性将仍然是恒生指数成份股变动的主要考虑因素。

本次恒指的调整是顺应此前的港股市场改革。2018年4月,港交所实施上市新规,允许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采用同股不同权架构的新经济公司来港上市。此后一批新经济公司在港上市,包括小米、美团点评、阿里巴巴。2019年11月,阿里巴巴在香港进行二次上市,融资额高达1012亿港元,成为当年全球最大的上市发行之一。

然而,由于选股规则的限制,港股市场最具代表性的恒生指数、恒生国企指数无法纳入依据新规上市的公司。本次恒指放宽选股条件,意味着这些明星股将有望被纳入恒生指数及恒生中国企业指数。

广发证券分析师廖凌提出,本次新规落地后,架构限制不再阻碍以上三家公司进入恒指指数。但若最终纳入恒生指数,还需考量上市时间、市值、交易量等多方面因素,以及获得指数顾问委员的最终确认。在上市时间方面,股票要纳入指数需满足港股主板上市时间满2年,在今年8月的指数检讨时小米上市满2年;美团点评和阿里巴巴则不满2年,但二者市值处于港股所有上市公司中的前25名,可缩短上市时间限制。另外,纳入指数还需满足公司市值处于恒指选股范围内所有个股的总累计市值的前90%,还有一定成交规模的条件等,目前在市值、交易量方面三家公司均满足要求。因此,上述三家公司能否在今年8月进入恒生指数,将由恒生指数公司指数顾问委员考察进行最终确认。

美股中概股港股二次上市有望加速 将提升恒生指数估值

至今年4月,港股上市新规已经实施两周年,新经济公司成为港股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据港交所数据,两年以来,有84家新经济公司(包括医疗健康及生物科技公司)在香港上市,共募集3023亿港元,占同期香港整个新股市场总融资额的50.8%。

自新上市制度生效以来,在港上市的新经济公司市值目前已占香港股市总市值的17%。新经济公司对股票市场平均每日成交金额(ADT)的贡献不断增长,从2017年起新上市的新经济公司对ADT的贡献,从2017年的4.1%增长至2019年的15.4%。

廖凌提出,本次调整将吸引更多优质新经济公司与中概股赴港上市。另外,还将优化恒生指数市值结构,更充分反映市场转型。恒指成分中,金融行业公司权重占比接近50%,而代表“新经济”的信息技术、医疗保健、可选消费等行业累计占比不到20%。恒生综合企业指数已纳入同股不同权公司与第二上市公司,该指数金融业占比已下降至32%。未来恒指结构的变化或不如恒生综指显著,但仍将一定程度上改变金融业占据半壁江山的局面。

随着高成长性的新经济企业的纳入,未来恒指估值也将得到提升。中信证券海外策略首席分析师杨灵修认为,作为港股市场的代表,恒生指数与国企指数长期处于“低估值、低增长”的困局。截至5月15日,恒生指数与国企指数估值分别为9.6和8.2倍,远低于全球其它主要股指的水平。纳入条件放宽将改变恒指的双低态势。

此次指数纳入规则变更,美股中概股回归港股二次上市也有望加速,可能回归港股的美股中概股集中于新经济行业。据杨灵修估算,23家市值大于30亿美元的标的中,信息技术和可选消费企业市值合计占比超90%。假设这些企业全部回归,恒生指数和国企指数中“信息技术+可选消费”行业合计权重将分别上升25个和34个百分点,而金融股权重将分别下降19个和23个百分点。

近期,京东已经开始回归港股上市之路。综合来看,预计优质美股中概股回归港股将成为长期趋势,香港市场也有望持续受益于整体流动性和成长性的提升。

新京报记者 顾志娟 编辑 李薇佳 校对 李世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