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央视新闻直播截图


“首次!中央本级支出安排负增长”,5月22日,李克强总理做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今年政府支出后,很多媒体用上了这样的标题。

因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中央政府要带头,中央本级支出安排负增长,其中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

微评:

受疫情冲击,今年国民经济承压。也因如此,“过紧日子”被不少企业提上了日程。在此背景下,中央本级支出安排首次负增长,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无疑昭示了一点:政府要带头过紧日子,其中中央政府更要带头示范。

无论是压缩中央本级支出安排,还是对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一半以上,都颇显力度。这就要求,各类结余、沉淀资金要应收尽收,各项支出则必须精打细算,将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不能铺张浪费。

财政赤字增加之下,中央政府支出相应减少,的确是应对当前形势的必要之举。但将非急需非刚性支出砍掉50%以上,在脱贫攻坚收官年、全面小康决胜年的背景下,确实来得够猛。怎样在支出减少的情况下提升行政效率,也考验着政府层面的善为善治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政府“节流”的同时,报告还指出,“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这与中央所提的“六保”政策中“保基本民生”的要求相呼应;对于“重点领域”的支出,报告也提出了“切实保障”的要求,这种有针对性的“增”“保”“减”,无疑是政府根据当前社会经济形势作出的适时调整。

“共度时艰”,需要政府层面带头过紧日子。而无论是“中央本级支出安排负增长”,还是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都表达了某种决心——与民众、企业共度时艰,不来虚的。

□狄宣亚(媒体人)


编辑:狄宣亚   校对:危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