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张思源)5月22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综合研判形势,我们对疫情前考虑的预期目标作了适当调整”。其中,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

今年3.5%的CPI预期涨幅,相比去年2.9%的涨幅有所提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考虑到疫情的冲击,今年的预期涨幅是在适度的范围之内。


张立群指出,近年来,我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总体平稳,主要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基本消费品供给保障水平稳定,食品方面,农业连续13年丰收,口粮和主要鲜活产品等供给的保障能力充分;而居民在食品方面需求增长速度并不快。食品的供求平衡决定了食品价格的涨幅总体平稳。另一方面,2019年非洲猪瘟、以及其他因素导致猪肉价格波动比较大,这一情况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在今年出现了改善。

今年的CPI预期目标较上年设置的有所提升,张立群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考虑到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今年2月份CPI涨幅在5%以上,疫情冲击下的供给并不正常,运输的环节、生产环境,受到疫情的影响都有停滞。一段时间内,特别是春节期间,食品等价格上涨明显,这也对全年的CPI数据有所影响”。

张立群表示,目前随着复产的推进,主要的消费品的供给增加较快,在这一基础上,4月份CPI已经降到3%的区间以内,随着未来复工复产的全面推进,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下降的态势还会进一步发展。“我想今年CPI的涨幅预期目标在3.5%左右,是可行的,在实际的价格走势中,我个人认为可能比3.5%的水平要低”。

今年国家坚定实施扩大内需的战略,在张立群看来,这意味着有效需求的增长加快,在此基础上,供大于求的矛盾会有明显缓解,但同时也不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从今年的宏观经济总量和目前的宏观政策力度来看,张立群认为,今年设置的居民消费价格水平预期目标会较好实现。


新京报记者 张思源 编辑 赵泽 校对 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