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邓琦)今起至8月12日,《北京市浅山区保护规划(2017年—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草案在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官网向社会公示。北京将逐步降低浅山区整体开发强度,实施人口规模、建筑规模双控。


浅山区规划范围示意图。北京市规划与自然资源委供图

 

浅山区总面积占市域面积29.5%

 

浅山区位于山区与平原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优美、生物物种多样、资源矿藏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是首都重要的生态源地和生态屏障。规划统筹考虑地形地貌特点和城乡治理要求,以乡镇(街道)为基本单元,以北京高程系100米-300米的浅山本体为基础,结合城镇开发边界细化形成了浅山区保护规划范围,总面积约4833平方公里,占市域面积的29.5%。

 

浅山区是首都生态文明示范区和首都城市建设发展的第一道生态屏障。规划提出,将浅山区建设成为首都环境治理能力展示窗口、特大城市生态文明示范地区、山区居民共享共生美丽家园和千年古都历史文脉传承源地。

 

浅山区将以文化带建设为纽带,以功能板块为抓手,构建“两带、三区、多板块”的总体空间格局。其中,“两带”指长城文化带和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形成区域整体文化脉络。


浅山区空间结构规划示意图。北京市规划与自然资源委供图

 

实施人口规模、建筑规模双控

 

根据规划,浅山区将锁定上限,以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为硬约束,优化用地布局,落实减量要求,严控山脚线以上山区开发强度,逐步降低浅山区整体开发强度,实施人口规模、建筑规模双控,提升绿色生态空间比例,营造和谐的人地关系。

 

其次,积极推动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构建“两区、一片、四板块、五廊道”的生态安全格局,加强“两线三区”全域空间管控,强化生态保育与修复,严格浅山环境治理,不断提高生态空间规模,着力彰显浅山区美丽自然山水典范。划定六类生态治理分区,落实治理范围、确定治理目标、明确治理任务等。

 

坚持问题导向,对新生违法建设零容忍,持续抓好浅山区违法占地违法建设专项整治,坚持控增减存,恢复生态环境。


浅山区生态安全格局示意图。北京市规划与自然资源委供图

 

推进传统村落、特色文化村落保护

 

浅山区将保护利用长城文化带和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推进传统村落、特色文化村落保护,提升生态文化资源品质,秀出文化风景线,彰显浅山区历史文化风韵。保护山脚线,亮出山脊线,严格控制建筑高度,加强重要观山廊道的研究与保护,保护连绵壮美的山峦背景。

 

同时,整合丰富的历史资源与当代精品工程,构建茹古涵今、珠联璧合的20处文化景观,形成蕴含生境-画境-意境多重境界的景观风貌体系。

 

民生方面,将坚持绿色发展,增强规划约束性,抑制开发冲动,严格产业准入,围绕生态保育和生态建设的核心功能,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发展绿色产业,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另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小型化、生态化、分散化”基础设施建设方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因地制宜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在保护中改善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坚持生态涵养的原则,优化乡村产业结构,明确旅游项目准入标准,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型、精品化、人文范、可持续的旅游服务功能,避免盲目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相互促进,持续推进浅山区居民增收致富。


浅山区文化景观格局示意图。北京市规划与自然资源委供图

 

追问1

此次规划有何亮点和意义?

 

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在全国范围率先开展的针对浅山地区的保护型专项规划的研究编制,体现了近些年来浅山区政策导向从协调发展到严格保护的调整与转变,对于科学引导浅山区生态保育、文化传承和民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规划是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治理转型要求的深化落实,将积极推动从目标愿景式规划向治理型规划的转型,明确工作路径与行动计划,建立实施保障机制,凝聚多方智慧力量,保障规划可实施、可监督、可评估。

 

规划立足地理环境特征与城乡治理的客观需要,科学界定浅山区保护范围,提出山脚线、山脊线、政策线三条关键控制线,细化管控要求,推进城乡建设与浅山区自然风貌融合协调。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积极探索建立保生态、保文脉、保民生的“三位一体”规划体系,切实转变先发展后治理的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彰显美丽自然山水典范。

 

追问2

如何保障规划实施?

 

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规划实施将坚持多规合一,做好与各类规划的衔接,结合区域特点在生态保护、建设管控、文化传承、民生发展4个方面设置27项规划指标,实行量化管控,确保规划目标落实到位。

 

其次,加强顶层设计,建立浅山区保护工作市级协调机制,健全层层落实责任体系和监督问责机制。结合城市体检评估工作,开展实时检测、定期评估和动态维护,确保各项规划要求得到落实。

 

此外,加强舆论宣传,广泛凝聚共识,整合政府、社会和市民力量,构建多级联动、部门协同、多方参与的综合治理体系。

 

新京报记者 邓琦

编辑 张畅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