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曲筱艺)在全球疫情防控和旅游重启的关键时刻,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简称“联合会”)将在服贸会期间,举办世界旅游合作与发展大会,为全球旅游业疫后复苏提供智力支持。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常务副秘书长李宝春表示,此次疫情虽然给世界旅游带来巨大损失,但旅游业作为具有很强韧性的综合产业,长期向好的态势没有改变。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常务副秘书长李宝春。


作为北京发起成立的世界首个以城市为主体的全球性国际旅游组织,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自2012年成立以来,会员数量已发展至223个,包括148个城市会员、75个机构会员和6个分支机构,覆盖全球75个国家和地区,被誉为成长最快的国际旅游组织。


服贸会举行前夕,李宝春在北京接受了新京报专访。


“重振旅游成为全球人民的共同心声和希望”


新京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世界旅游业遭受沉重打击。目前,旅游业急需重塑信心,开启复苏与振兴之路。在此关键时刻,世界旅游合作与发展大会于服贸会期间召开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李宝春:此次疫情虽然给世界旅游带来巨大损失,但旅游业作为具有很强韧性的综合产业,长期向好的态势没有改变。因此,在全球疫情防控和旅游重启的关键时刻,联合会与其他国际组织共同举办“世界旅游合作与发展大会”,就全球旅游复苏问题展开讨论,并搭建世界旅游多边交流与合作平台。此次大会得到全球相关国际组织和机构的积极响应,包括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为合作单位,上海合作组织、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等10家国际组织和顶级旅游展会主办方为协办单位——正如大会主题“重启旅游,再创繁荣”,重振旅游成为全球人民的共同心声和希望。


新京报:世界旅游合作与发展大会有哪些亮点内容?联合会参展服贸会有哪些创新形式?


李宝春:世界旅游合作与发展大会将通过线上直播平台,向全球特别是联合会75个国家和地区150多个城市的200余家会员单位开放;还将通过网络平台向全球播放系列视频“行业视角——案例分析”,实现最大范围的业界交流和经验分享。


联合会将在服贸会期间首次采用线上线下融合办展新模式,参与度非常广泛,比如联合会的展位上采用AR、全息影像等技术手段,展示历届香山旅游峰会、学术研究成果以及会员城市的旅游资源,并提供互动体验。


新京报:大会将发布《新冠疫情影响下城市旅游业复苏与振兴行动指南》和《新冠疫情下世界旅游业的恢复与发展报告》,能否提前介绍下这两份研究成果的重点内容?


李宝春:《新冠疫情影响下城市旅游业复苏与振兴行动指南》是联合会在有关专家和会员共同参与下制定的,目前正在广泛征求会员意见,大会现场将正式发布八个方面的指南。我们的诉求是让该指南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达成共识,作为各会员城市都认同的理念以及共同遵守的行动指南。当下,不同城市的疫情发展情况不均衡,旅游复苏所处的阶段也不同,在此关键时刻,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作为以城市为主体的国际组织,共同研究发布一套完善的、防控与复苏并举的旅游指南,呼吁各个国家协调合作,现实意义重大。


《新冠疫情下世界旅游业的恢复与发展报告》则是从国家、行业和城市三个维度来探讨世界旅游业的恢复。之所以特别提出“城市”这一个维度,是因为城市作为旅游的重要节点,世界上80%的旅游活动都是在城市实现。根据各个城市发展不同,我们选取了一些目的地城市作为案例来分析,比如美国的洛杉矶、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西班牙的巴塞罗那、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等。


总而言之,这两个研究成果在此次大会上发布,其目的在于为全球城市旅游业复苏提供策略分析和趋势研判,指导建立疫情影响下城市旅游业复苏振兴的创新模式,推动世界旅游复苏发展。


疫情改变出行方式,北京旅游复苏宝贵经验可供世界分享


新京报:世界旅游及城市旅游在复苏振兴之路上,目前存在的困难是什么?


李宝春:疫情的影响还会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因此目前世界旅游在复苏过程中面临的最大困难依然来自疫情。各国旅游需要在保证安全第一的前提下,有序复苏,因此防控仍是首位。但是,有些国家在疫情缓解后,急于恢复旅游,结果又导致疫情的反复。虽然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疫情得以缓解,但是国与国之间旅游的“大门”还没有完全打开,尤其是航空业作为旅游业最大的纽带,目前尚未恢复,据乐观估计到今年年底全球航空客运能恢复到往年的三分之一就不错了。


对世界旅游城市而言,防疫抗疫的节奏和能力参差不齐是目前最大的难题。作为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我们虽然已将国内抗疫防疫并逐步恢复旅游的相关经验,与很多国外城市交流分享,但部分城市仍难以实施。因为每个城市政府的属辖管制权力和渠道资源存在差异化,比如有的政府权力相对较弱,有的城市资金薄弱,即使能够学习和借鉴某个成熟案例,但表现出来的跟随性和使用率仍各不相同。


新京报:疫情影响下,未来几年世界城市旅游业复苏将会有哪些创新模式和新趋势?


李宝春:受疫情影响,今年处于“断崖”下的全球旅游业,需要一个缓慢的爬坡过程才能恢复。毫无疑问,疫情之后人们的出行方式会发生很大变化。首先,由于各国疫情情况不一致,在一段时间内,短途游和区域游会成为主要趋势,这可能是目前最安全、最便捷的旅游模式。比如国内跨省游逐渐展开,欧洲各个目的地国家和城市也在做点对点区域游的合作。同时,家庭游、低密度旅游以及预约制、人工智能等旅游方式,都会成为主流。


就城市目的地而言,通过此次疫情,重建防控体系和应急救治机制迫在眉睫。目前国内外很多城市都在开展相关工作,包括通过科技手段改善旅游的安全性,实现信息共享和交流等,北京和国内很多城市都有宝贵的成功经验可以分享。


另外,此次疫情也加速旅游行业的整合和洗牌。一些传统旅游企业,比如旅行社、景区、酒店的管理模式、运营模式、营销模式、组团模式都会有很大变化。部分企业如果跟不上这个变革就会落伍,少数甚至倒闭,因此未来整个旅游行业必将出现更多的整合并购。


新京报: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国内旅游业也稳步复苏,并根据新需求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和变革,你认为北京及中国旅游业对世界旅游复苏有哪些借鉴意义?


李宝春:北京在五一小长假后逐步启动旅游,7月份文旅部也宣布恢复国内跨省游,虽然时间很短,但是国内旅游和北京旅游都恢复迅速,且呈良性发展状态。我们前不久曾召开过一次在线论坛,将北京及国内各城市的旅游复苏经验,与来自拉美的10多个成员城市分享交流,并介绍了当下恢复旅游时一些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和方法,获得了很好的反响和认可。


首先,国内各城市加强了信息系统建设,各景区、博物馆、主题公园等都实施预约制,原则上将客流控制在顶峰期的三分之一,一方面降低了人群聚集的风险,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游客的体验感。其次,我们还运用科技手段来检测,包括在景区、酒店、购物场所使用无接触的高科技设备,比如体温测试仪、智能化导游、机器人等。第三,我们在室内室外的休闲娱乐场所,都严格规范相关防疫要求,比如保持一米以上的社交距离,制定详细的消毒和卫生规范等。更重要的是,北京及国内各目的地都通过信息通信技术手段,实现行踪轨迹的追踪,这对恢复旅游的同时做好防控工作至关重要。


积极分享城市会员旅游复苏举措,促进全球旅游业繁荣发展


新京报:在当前环境下,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做了哪些工作来促进会员城市旅游复苏?


李宝春:作为由北京发起成立的世界上首个以城市为主体的国际旅游组织,多年来联合会一直主持研究并发布系列研究成果,为全球旅游业提供智力支持。疫情期间,我们一方面免除了会员的会费,另一方面通过官网、信息交流系统等,积极分享并分析城市会员及旅游机构的防疫抗疫经验和旅游复苏举措。另外,针对国内外城市的政府机构举措,出台的旅游企业相关扶植政策等,我们也会随时与各城市会员共同探讨交流。此次服贸会,联合会还将通过展位展示,最大限度地宣传各个城市的旅游资源和信息,并通过“云展”的方式,提升效率以及参与度。


联合会希望通过世界旅游合作与发展大会,为旅游业界提供多业态、多角度的经验分享和观点交流平台,为全球旅游业界包括联合会75个国家和地区223个会员的疫后复苏提供智力支持。比如,举办的三场论坛,将通过全球旅游业界的交流与分享,推动旅游业复苏;还将举办世界旅游投融资大会,搭建旅游投融资交易平台,并在前期洽谈基础上进行现场签约。目前,本次投融资大会已有21个意向签约项目,总额157亿元人民币。


新京报记者 曲筱艺 

视频制作 新京报记者 郑艺佳

编辑 李铮 校对 李项玲

图片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