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许雯)继今年抗疫关键时期首次离京在武汉举行发布会之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再度将新闻发布厅“搬离北京”。9月9日,国新办在四川成都就四川脱贫攻坚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谈及此次在成都举行发布会的原因,国新办新闻发言人胡凯红介绍,今年是中国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四川作为主战场之一,任务非常繁重。这项工作进展怎么样,大家都很关心很关注。为帮助大家更好、更多、更深入地了解有关情况,国务院新闻办此次在四川举行新闻发布和采访活动,从一个侧面反映全国的工作情况。


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四川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介绍,四川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2013年底的625万减少到2019年底的20万,年均减少100万以上,贫困发生率从9.6%下降到0.3%,甘孜、阿坝、凉山这三个州所有涉藏的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看点1:生活

百万贫困群众从土坯房搬进新居


彭清华介绍,过去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比较差,尤其大小凉山彝区缺衣少食情况更为突出,人畜共居的现象也比较普遍。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发展种养业、引导群众外出打工等,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普遍实现了就业、有了稳定收入,没有劳动能力的也都享受了低保兜底,基本实现了不愁吃不愁穿。


同时,四川省大力推进安全住房和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全省有136万贫困群众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62.2万贫困群众进行了农村危房改造,有295.9万存在饮水困难的群众现在都喝上了“干净水”。百万贫困群众从低矮破旧的土坯房、茅草房搬进了通电通水、安全敞亮的新居,用上了冲水厕所和家用电器,生活品质大幅提升。


看点2:交通

10多万群众告别溜索出行历史


彭清华说,过去许多边远山村不通公路,绵延的大山阻隔了群众出行。现在,“溜索改桥”项目全面完工,10多万群众告别了溜索出行的历史,全省新(改)建农村公路11万多公里,基本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硬化路”。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都通了客车,快递网点也基本实现全覆盖,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坐公交、收快递。


同时,还建起了一批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项目,即使在最偏远的乡村,群众也能用上电灯、看上电视,可以打手机、上互联网。


看点3:医疗

大病救治覆盖率达到99.6%


从缺医少学到全面保障,贫困地区社会事业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彭清华表示,过去偏远贫困地区医疗、教育资源不足,就医难、孩子上学难的问题比较突出。现在,全省基本构建起了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乡乡有卫生院、村村有卫生室,大病救治覆盖率达到99.6%,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医疗费用个人支付的占比控制在10%以内。一些危害生命的地方病、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比如在一些藏族乡村以前广泛流行的包虫病,检出率现已下降至0.02%,大骨节病连续8年没有新增病例。


看点4:教育

适龄儿童少年失学辍学得到解决


教育方面,彭清华介绍,四川省着力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全面实行民族地区15年免费教育、“9+3”免费职业教育和“一村一幼”,贫困家庭的孩子从幼儿园、小学到初中,有的还包括中职学校,费用全部由政府承担,适龄儿童少年失学辍学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看点5:经济

贫困家庭人均纯收入六年增2.8倍


彭清华介绍,千百年来,许多贫困地区基本上靠天吃饭,产业基础十分薄弱。现在四川省每个贫困县都建有现代农业园区,每个贫困村都有集体经济,全省共推出优质农产品品牌149个、区域公共品牌12个,有力助推了贫困地区的发展。全省88个贫困县去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57.9亿元,是2013年的1.68倍;全省贫困家庭去年人均纯收入7690元,是2013年的2.81倍。


看点6:文化

喜事新办丧事简办 负担减轻


彭清华说,思想保守、观念落后,是造成一些地方长期贫困的重要根源。尤其凉山彝区,以往由于地理封闭、社会发育程度较低,多年来盛行高价彩礼、薄养厚葬等陈规陋习。


“老人去世了要杀几头、十几头牛或者羊,个别的甚至上百头牛大宴宾客,实际上大大增加了家庭负担。孩子结婚广收彩礼、互比排场,造成‘走一位老人还几代人情、娶一个媳妇背一身债’的情况。”彭清华介绍,现在每个村都制定了村规民约,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群众负担大幅减轻。


新京报记者 许雯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