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倪伟)9月24日,“神机妙算——计算器具历史展”在清华大学蒙民伟人文楼开幕,展期至明年5月5日。古代算筹、帕斯卡式机械计算器、各代苹果电脑在内的历代计算工具,展示了数千年计算方式的进步。


此次展览由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联合合肥子木园博物馆举办,以“运筹”“机巧”“掣电”三个单元,展示了80件东西方历史上重要的计算器具。展览从古代人的手指计数开始,到近代复杂的机械计算装置,再到现代先进的电子计算设备,以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局部)结束。


在这次展览中,清华科学博物馆研究制造团队复制了古巴比伦数学泥板、战国竹简《算表》,复原了列奥纳多·达芬奇的里程计、宋代的计里鼓车,用乐高搭建了古希腊安提凯希拉装置,研制了席卡德计算器、帕斯卡计算器和莱布尼茨计算器的互动模型。在电子计算机时代,展览展示了以苹果各代个人电脑为代表的原装产品。


展出的战国竹简《算表》复制品,可以计算任意两位数乘法,填补了先秦计算器具空白。摄影/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展厅里原样复制了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两张合影的经典场景。微型计算机在上世纪80年代迎来爆发,突破式创新层出不穷,当时微软的Basic成为通用语言程序,市面上主流计算机用的均是微软的软件。1981年,两人找来几台市场主流计算机,一起合了影;32年后的2013年,两人在西雅图计算机博物馆又往事重现,拍了另一张照片。不过由于历史久远,有两台计算机已经找不到了,用了另两台同时代计算机代替。此次展览比照2013年的照片,将里面出现的所有80年代初电脑配齐,还原了微型计算机时代之初的“名场面”。


展厅里用多台上世纪80年代初的计算机还原了经典历史场景。摄影/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个人电脑的出现,与一位华人企业家密不可分。随着集成电路的发展,计算机的用途超越了计算,让电脑游戏和办公成为可能。1975年,美国华人企业家王安针对新的趋势,推出牛郎星8800计算机,意味着“微机时代”到来。这台电脑启发了比尔·盖茨和乔布斯,推动了个人电脑领域的快速起步。


中国的计算机起步于何时?计算机发展史研究专家徐祖哲介绍,1956年,由周恩来总理亲自部署,我国在科技发展规划里增加四项“紧急措施”,其中包括计算机一项。其后,到1965年,我国一共培养了六千多名计算机专业人才。我国研发的计算机成功用于“两弹一星”工程,“用自行研制的现在看来性能不高的计算机,完成了众多国家急需的高难度应用课题,这种奋发精神和科学态度当为楷模。”徐祖哲说。


展览中不仅展示了算筹等中国古代计算用具,还展示了中国在电子计算机时代的里程碑式产品。如1984年诞生的长城0520A计算机,以及王选发明的汉字照排控制机,让汉字印刷从铅与火的时代进入了光与电的时代。


王选发明的汉字照排控制机。摄影/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当天,“第二届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学论坛”在科学史系报告厅同期举行,国内计算机学界众多专家学者就计算器具史的研究进展进行交流。


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于2018年4月24日正式筹建,与清华大学科学史系联体运作。该馆建成后将再现中国近现代科技史上的成就。目前该馆已经收集到4000多件科学仪器藏品,并对历史上实物已经失传的中外著名科学仪器和技术发明进行研究性复原。


新京报记者 倪伟 协作记者 李木易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李世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