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李玉坤)最近经过东四南北大街的市民都会看到,大街两侧被围挡起来,工人正在紧张地施工。

 

9月24日,记者从北京市东城区了解到,目前,1万余平方米的违法建设拆除已基本完成,下一步将全面进入提升阶段。在整治提升过程中,多处老建筑、老牌匾、老物件露出本来面目。


经过这次整治,意外发现了许多颇具时代印记的老建筑和老牌匾,东四南大街94号——永明油漆店重新展现在东四南大街上。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1万余平方米拆违基本完成

 

东四南北大街位于雍和宫大街以南,北起簋街十字路口,南至干面胡同,全长2.74公里。东四北大街、东四南大街综合整治提升工程,主要包含东四南北大街沿路建筑风貌提升以及全段的景观、交通工程提升。

 

东城区城管委环境建设科科长曹静表示,今年7月底,东四南北大街全面启动了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前期进行违建拆除。东四南北大街相较于雍和宫大街,商业占比高,商户私自搭建的违建较多。本次整治提升工程要拆除违法建设1万余平方米,目前基本完成。

 

从9月中下旬开始,东四南北大街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将启动公共空间改造,包含了公共空间品质提升、道路交通优化、“多杆合一”、通信线缆及附属设施改造等工程。整体提升工程力争年底前完工,东四南北大街将成为真正的“文风京韵,大市银街”。


凹刻着“古玩店”“大吉祥”等字样的牌匾在东四南大街46号露出真容。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拆违空间将变公共绿地

 

曹静介绍,违法建设拆除1万余平方米,其中一层2000多平方米。

 

“举例来讲,东四北大街62号原是一家电动车专卖店,店主将原先房屋加建了237平方米,违建包含两部分,其中一层是外扩87平方米砖混结构的临时建筑用于经营,二层则是150平方米的轻体彩钢结构的违建用来存放电池,存在安全隐患。”曹静说,为了拆除这处违建,共出动50余位作业工人,先从二层开始,共持续了10天。随后,外扩的87平方米也被拆除,施工方还为原房屋重新做了保温和防水。据了解,外扩拆除留下的空地将会设计成一处公共绿地,为居民们提供一个环境宜人、休憩的公共空间。

 

记者看到,东四南北大街围挡全线设置了喷淋设施,在围挡外部配备小型炮雾机,定期洒水,保持地面湿度,确保无扬尘。“白天产生的建筑渣土集中存放,并及时苫盖,夜间统一清运到消纳场所。”曹静说。


东四南大街工人正在施工。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修复1

老牌匾隐约能看出“宣统辛亥”

 

刻着“古玩店”“大吉祥”等字样的牌匾在东四南大街46号露出真容,如果再仔细辨别,会发现牌匾上似乎还带有“宣统辛亥”字样。

 

“在整治前,早已看不出建筑原貌。拆除后发现建筑二层是老砖,一层的老砖在以前的装修中被换成了新面砖,我们打算按照老砖的形式将一层重新修复,并将牌匾保留下来。”东四段驻场设计师孙书同说。

 

据了解,经过这次整治,许多颇具时代印记的老建筑和老牌匾被意外发现,初步统计达7处,设计师在上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的老照片资料中,分别找到了这些店铺的“原貌”。“东四南杂粮店”、“永明油漆店”、“燕陶日用杂品商店”等颇具上世纪风格的牌匾在新时代重新展现在东四南大街上。

 

修复2

老建筑“与上世纪60年代老照片基本一致”

 

现代的广告牌匾后面,隐藏的也可能是一个传统风貌建筑,东四南大街108-3-4-5号是其中最令人惊喜的一处。

 

“拆开外包的广告牌匾后,发现里面竟是一处传统风貌建筑,体量很大,冰盘檐和油饰彩绘形象留存还比较完整。”朝阳门段驻场设计师杨婧说,“这与上世纪60年代的老照片基本一致,但有一部分木结构柱已经糟朽了,我们打算采用墩接的方式进行修复,必须拆下来修复的构件都会进行一一编号,有专门的场地存放。”

 

在拆除东四北大街16号至28号的装饰外包并打算进行立面提升时,施工方发现了一段排水沟。“由于沟盖板的石板纹路较厚,规模和尺寸比较像以前的老物件。而且听附近一位居民说,在他小时候排水沟就一直存在,所以我们就请来东城区文委的工作人员鉴定。”北新桥段驻场设计师鲁坤说。

 

最终,这段排水沟的建造时间被确定为民国时期。北京排污集团提供的污水管网图记录着排水沟的路线图以及使用段。鲁坤说,最终他们使用老工艺,修复了老排水沟。

 

修复3

新旧结合,老物件物尽其用

 

在整治过程中,拆下来的老砖、老物料,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再利用,提高老物料的利用率。

 

东四北大街123号是一处民居,原先房屋的老垛已经开裂,无法继续使用,需要进行挑顶修缮。但在施工当中,设计师发现一根柱子依然保存较好,可以继续使用。为了更好地保存原房屋风貌,便在修缮过程中将其保留——新梁架在老柱上,新旧结合,物尽其用。

 

在拆除东四北大街137号台阶时,施工方还发现台阶后面藏有三块旧时民居的台明。“这也是老物件,需要保留。”鲁坤说,他们将让这三块老的台明石重新露出来。

 

修复4

“民国楼”将按原样修缮

 

东四北大街499号被周边居民称为“东四二条风水楼”,是清朝末年的建筑。因为建筑风格独特,俗称“民国楼”。设计师们经过研究,认为这座典型的民国建筑反映了清朝末年我国建筑受西洋文化的影响,既有中式结构骨架、也有外来文化特征。可惜曾经的中式屋顶,现在已不复存在。

 

孙书同介绍,“我们在查找资料时找到了一张建筑原貌的绘画,我们参考历史资料,恢复损坏的侧墙和台阶,同时拆除外包和违规牌匾,将门窗按照原来的样子进行修缮。”

 

孙书同说,设计师为居民、商户提供“菜单式”选择,门窗的类型有步步锦、灯笼心、龟背锦等,设计颜色有黑红净、红抹绿、木色等,包括了传统、民国、新中式、现代四种风格,组合起来可达48种方案供居民选择。整条街不会统一恢复到某一历史时期建筑物风貌,而是根据建筑现状“一屋一策”开展设计。

 

新京报记者 李玉坤 协作记者 王贵彬

编辑 白爽 校对 李项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