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刘臻)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出品,中国首个以“广东醒狮”为主题的大型原创作品,由广州歌舞剧院历时五年倾力打造,将传统非遗文化和现代舞台艺术相融合的大型民族舞剧《醒·狮》,将于10月31日-11月1日,作为国家大剧院“华彩秋韵”系列演出项目之一,在国家大剧院歌剧院上演。 



民族舞剧《醒·狮》宣传片。


舞剧《醒·狮》的剧本是一个原创故事,以“醒”为神、以“狮”为形,以民族觉醒为主旨。全剧以一百多年前的鸦片战争为故事背景,以三元里抗英起义为高潮爆发点,以今日之醒狮人回望先辈的姿态,开始对百年前历史前尘进行回溯,从而带出醒狮文化生生不息,醒狮气脉代代传承,华夏文化颂扬久远的民族复兴梦圆愿景。

 

该剧由罗丽担任编剧,钱鑫、王思思共同担纲总编导。2016年初开始,他们二人应广州歌舞剧院的邀约开始构思创作以广东醒狮为题材的小型舞剧《醒》,同年,该剧在岭南舞蹈大赛中斩获金奖。小舞剧的创排成功让他们萌生了创作一部大型舞剧的迫切愿望,2017年经过对剧本的多次讨论修改,2018年3月大型民族舞剧《醒· 狮》正式投入创排,并于2018年9月28日在广州大剧院首演。


舞剧《醒·狮》。汤亮 摄


据了解,《醒·狮》剧本经过十三稿打磨调整,其间主创团队多次到三元里村、陈家祠、佛山祖庙等地深入采风,充分了解岭南历史文化、民间传统舞蹈、醒狮、南拳的精髓。总编导钱鑫、王思思提炼出的舞蹈语汇力求与醒狮文化、核心表达、人物形象塑造密切相关。他们要求舞狮者必习南拳,把武术南拳中的典型素材加工提炼,舍其“形”取其“神”,创造出属于这部剧的独特舞蹈语汇。在音乐风格的定位上,钱鑫、王思思有两个方面的思考:一方面,全剧音乐中一定要具有浓郁的岭南地方特色,注重广东音乐典型器乐的使用;另一方面,"鼓"是狮舞的主要乐器,加上锣、钱,形成锣鼓喧天、排山倒海之势。


舞剧《醒·狮》。汤亮 摄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在舞台上解构极具形式美感的狮头龙骨,引导观众透过炫丽华彩的狮头看到那一条条细韧的竹条。这种方式打破了观众习以为常的视觉习惯,也进而建立新的视觉样式。对此《醒狮》的舞美设计刘科栋表示,“引导观众透过炫丽华彩的狮头看进去,那一条条细韧的竹条,层层编织,优美动人,里面渗透着先人的智慧,浓缩了喜庆的基因。竹子特有的东方文化气质,儒雅含蓄且坚韧不拔,如同肢体般动静相宜,也因此而为龙骨的基本,可为骨相。狮头龙骨的解构是用现代装置的审美方式完成,符合舞剧的灵动气质。” 


舞剧《醒·狮》。汤亮 摄


舞剧《醒·狮》曾于2018年11月10日-12月9日期间在上海参加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现场终评展演,最终荣获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同时获得“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国文学艺术发展专项基金资助”,也是“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 。

 

新京报记者 刘臻

编辑 田偲妮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