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田杰雄)10月底,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在浙江杭州举办了关于《农贸市场管理技术规范》相关国家标准的研讨会。新京报记者获悉,距离上次相关国标的出台已经过去12年,在这12年中,全国农贸市场的发展是否存在差异?未来的农贸市场又将怎样发展?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会长马增俊在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就全国的农贸市场而言,目前业内普遍认为南方的市场比北方的好,东部的市场较西部更完善。而之所以江浙地区的农贸市场能够在业内“领跑”,则是因为区域性的文化底蕴和开放程度都让农贸市场“加持”着更多的服务意识,也让功能更加包容和趋向多元。

 

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会长马增俊。受访者供图


农贸市场也可以成为邻里中心

 

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会长、世界批发市场联合会主席马增俊在讲述自己眼中南北方市场差异特点的时候,最先提到的是南方市场的创新性和包容性,这样的创新和包容,最早体现在对于“农贸市场”功能性的理解上。

 

“我们一般认为,农贸市场是进行生鲜农副产品交易的地方,但其实这忽略了农贸市场所能体现的文化氛围和地域特色。”这些特征也是形成农贸市场的“底色”。

 

马增俊提到,早年间,因为北方的消费习惯,土生土长的新鲜蔬菜更受青睐,所以北方农贸市场里,蔬菜往往带着泥土;而南方因为水生植物更多,农贸市场里的蔬菜也就显得更干净水灵。而随着各地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市场的环境要求也开始发生变化,“北方地区要求农贸市场的环境要‘高大上’,而南方则更多注重人文化。”

 

南方市场上的蔬菜都很干净水灵。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摄


马增俊提到,经济发达,开放程度就高,所以南方地区在农贸市场的设计过程中,会跨界增加许多例如餐厅、理发店等服务功能。这一点在江浙沪地区农贸市场体现得尤其明显,“比如像在无锡,有的市场还可以提供借书还书的服务。对于南方的市民而言,农贸市场在未来会成为一种社会交际场所,更像是一个社区综合体和邻里中心。”

 

服务意识引导江浙农贸市场发展

 

上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的农贸市场,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代表物之一。从最初来自城市近郊的农民带着农副产品用上街头的“马路市场”,到后期因为对城市卫生要求的提升,露天马路市场开始退路进厅,成为了如今大多数农贸市场的模样。

 

马增俊向记者讲述,这30年来,在不同时期推动我国农贸市场变化的力量依次来自政策的引领、地方政府提出的管理要求、消费者需求的提升,以及管理者的创新精神。“所谓创新精神,说得直接一点,最主要的驱动力在于管理者想要得到更多收益,所以南方市场就会在如何留住更多消费者这个问题上下功夫。”

 

在业内人士眼中,创新的意识可谓南北方农贸市场存在差异的关键。

 

在马增俊看来,北方地区对于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的需求,大多数是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只想‘管住’市场,没有想到市场业态对于消费者的影响,服务意识很弱,对比南方,自然就慢了。”而之所以这样的“慢”对于北方的农贸市场并不突兀,是因为仍能与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匹配。

 

就全国的农贸市场而言,目前业内普遍认为南方的市场比北方的好,东部的市场较西部更完善。马增俊也认为,之所以各区域农贸市场发展程度有“快慢”之分,“意识”是最主要的因素,在江浙地区,人们商品化、市场化的意识强,所以这里一直引领着国内农贸市场发展的方向。

 

数字化转型不应浮于表面

 

国内的农贸市场发展从无到有,2008年国家出台《农贸市场管理技术规范》规定了农贸市场的经营环境要求、经营设施设备要求和经营管理要求,推动着各地农贸市场的规范化。那么被规范之后,国内的农贸市场又面临怎样的发展方向?

 

马增俊认为,数字化转型,将农贸市场变为智慧型市场是未来农贸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所谓智慧化市场,即是市场每个系统的智能化,实现线上和线下信息的结合,以线上分析去指挥线下的工作。”

 

于农贸市场而言,数字化转型容易浮于表面。即便在杭州的许多农贸市场初入口处,一块大屏幕能显示当日的客流数、实时交易的金额,以及每件农产品的均价,但马增俊认为,这样的市场数字化仍缺少实质内容。“它没有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提供服务,对于消费者的帮助不大,技术和硬件的升级只是第一步。”

 

杭州不少市场入口有实时交易显示屏。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摄


在这个角度上,南方农贸市场在全国的领先并不意味着无可挑剔。马增俊指出,南方农贸市场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也有长路要走。

 

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