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杨菲菲)在音乐课上带着孩子们唱《国旗国旗真美丽》,在语文课上带领孩子们读《开国大典》、课后观看电影,在科学课上带领学生制作飞机模型、直观感受国家武器装备变化……如何培养青少年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中国音乐学院附属北京实验学校本学年启动了“红领巾读‘百年’”活动。11月12日上午9点,“红领巾读‘百年’”主题教育阶段成果汇报会在该校北辰绿色家园校区举行。

 

图为汇报会现场。摄影:丁柏明


思政教育应“润物无声”

 

在汇报会上,该校校长蔺龙燕表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该校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契机,在本学年开始之初开展了“红领巾读‘百年’”主题教育,以学“四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为重点,通过课程和实践活动搭建思想政治育人体系。

 

在蔺龙燕看来,学校不能为了做思想政治教育而上思想政治课,“一定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润物细无声’地融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课堂就是我们的主阵地,我们需要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里落实。”

 

如何落实?以新中国史为例,六年级语文老师邵帅告诉记者,“六年级的语文课本上有《狼牙山五壮士》《七律·长征》《开国大典》等和新中国史有关的课文。在语文课上,我会给同学们播放一些长征画面,利用课余时间和同学们一起观看电影《开国大典》,让同学们更加直观地了解新中国的发展历程。课下,同学们还会自己搜集一些历史资料,然后我们会在课堂上举办一些活动进行分享。这样的形式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觉地去了解新中国史。”

 

“艺术教育也是我们学校的办学特色,以美育德也是不错的方式。”蔺龙燕介绍,学校充分利用了音乐课、手工课等校本课程,“比如一年级的学生,我们会在音乐课上带着他们一起唱爱党爱国的歌曲,像《国旗国旗真美丽》,让学生慢慢领会歌曲背后的故事。还有手工制作课,老师就是看到阅兵仪式之后觉得很震撼,就带着孩子们一起制作了坦克、飞机各种武器的模型。学生们在观看模型的过程中,就会自发地感慨国家的强大。”

 

学生“动”起来,四地少先队员发出倡议

 

进课堂、进广播、进仪式、进班队会、进家庭、进社区、进基地、进影剧院……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常态化中逐渐推进。值得点赞的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学生真正地“动”起来了。

 

作为学校广播站的一名广播员,六一班的朱鑫宇每天都有十分钟的广播时间。“我们每周一都会定下一个主题,然后根据主题在网上搜集资料。”朱鑫宇介绍,最新一期的主题是“鸦片战争·禁毒知识”,广播站的成员们从林则徐虎门销烟开始向同学们广播历史知识。学生们不爱听怎么办?朱鑫宇和小伙伴们想方设法把略显枯燥的历史知识变成了一个个短小精悍的小故事,“同学们觉得还挺好的。”

 

“利用节假日在家庭中多承担家务劳动,在社区多参加志愿活动,在社会上多帮助困难群体。予人玫瑰手有余香,让我们真正体会到奉献是善意和美德的升华,以奉献精神收获新的荣光。”在当天举行的阶段成果汇报会上,中国音乐学院附属北京实验学校的少先队员代表携手云南昆明、湖南湘潭、河北保定等地少先队员代表共同向全国的少先队员发出倡议,开展以“红领巾读‘百年’”为主题的“红领巾学‘四史’”“红领巾祝祖国”“红领巾乐实践”“红领巾爱奉献”等系列活动,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蔺龙燕介绍,不只是在学生中开展活动,学校还通过在教师群体中开展“百节党课讲‘百年’”活动,挖掘“四史”中典型人物事迹,以讲故事、学典范、谈理想、话奋斗为主要形式,开展学习教育,“只有老师深入了解透了,才能传递给学生。”

 

明年4月将举办艺术展演活动

 

蔺龙燕表示,学校从2019年开始研究,于2020年9月正式启动“红领巾读‘百年’”主题教育,“在我看来,这并非一个线段式的活动,而应该是一个射线一样的活动,需要持续地开展下去。”

 

面向全体师生开展“百节党课讲‘百年’”,“八进四有读‘百年’”……“红领巾读‘百年’”主题教育目前虽只开展短短两个月,但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学校已初步形成以探究、体验、互动为主要学习形式,“干部带头、党员先行、团员跟进、全员参与”共同学习的模式。

 

她透露,下一步,学校“红领巾读‘百年’”主题教育作为学校立德树人的基础性工程,将持续深入开展。

 

据了解,2021年4月,通过彰显学校“以美立校”的艺术教育办学特色,学校还将组织金帆民族管弦乐团、朝花管弦乐团、朝花管乐团、朝花舞蹈团、朝花民族舞蹈团、合唱团、话剧团、中华传统非遗社团、书法、美术、体育等社团的学生开展一系列从儿童视角,体现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成果的展示展演活动,引导师生采用演讲、书法、绘画、手工、影视、戏剧、舞蹈、合唱、器乐等多种形式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新京报记者 杨菲菲 校对 李项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