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不久前,山东济南知名主持人王斌因病住院,治疗期间因突发肺栓塞抢救无效不幸去世,年仅36岁。在很多人的认知中,肺栓塞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年纪轻轻的王斌为何会突发肺栓塞?

 

对此,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朱继红介绍,肺栓塞是指体循环的各种血栓脱落,阻塞肺动脉及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一旦发生肺栓塞,严重会致人死亡。肺栓塞包含最常见的血栓栓塞,此外还有脂肪栓塞、细菌栓塞、异物栓塞以及空气栓塞等。“年龄大的人发生肺栓塞几率相对较高,并非年轻人不会出现。”

 

内因与外因结合更易导致肺栓塞

 

临床上最常见的栓塞是外因导致的,制动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如躺在床上不动、长时间乘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等都可以被称为制动。”朱继红表示,人体下肢的静脉流回心脏中是需要动力的,要克服重力影响,必须有肌肉的收缩来对其进行帮助,如果人体长时间不动,血液就会瘀滞在下肢,长时间瘀滞,则容易出现血栓。

 

“内因也会导致栓塞。如果患者先天存在某些抗凝物质的缺乏或促凝物质增加的情况,可通过检查来判断是否患有易栓症。此外,血管有炎症,存在肥胖等危险因素,本身伴随心脏疾病、呼吸道疾病等基础疾病以及肿瘤患者等都会引起血液高凝的状态。”朱继红表示。

 

内因外因相结合,更容易出现肺栓塞。“例如,患者本身就存在凝血物质增加或抗凝物质减少的情况,再加之手术等外因诱导,患者极易出现静脉血栓,静脉血栓掉落后,影响到肺动脉,从而出现肺栓塞。”朱继红解释道。

 

患者会有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肺栓塞有大有小,有快有慢,致人死亡的往往是大块的肺栓塞。“通常是突然一个很粗很长的血栓从下肢或其他静脉掉下,随血流走到肺动脉,导致某根肺动脉堵塞,此时血流被迫终止,患者就会出现休克甚至死亡。”朱继红说。

 

“肺栓塞患者常见的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或者稍微活动一下就觉得心慌气短、上气不接下气等,严重者会出现意识障碍、晕厥等情况。”朱继红表示,面对可能发生的肺栓塞,人们应以预防为主。

 

朱继红建议,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避免久坐。“无论是长时间乘飞机、火车等交通工具,还是长时间开车,每隔两个小时就应活动一下身体。如果是住院的患者(已经有血栓的患者除外),即便下肢不能自主活动,也建议由家人或护理员进行一些按摩,促使其血流通畅,此外,还有一些物理治疗方法,包括弹力袜及专门用于下肢的泵等,帮助其血液进行循环。”

 

肺栓塞患者最常见的是抗凝治疗

 

朱继红提醒,一旦怀疑自己出现血栓,除心电图、血压、呼吸等常规检查外,可针对性地进行血气检查和D-二聚体检查(血栓形成之后,继发的身体的抗凝物质将其溶解之后的物质为D-二聚体),看是否出现低氧、低二氧化碳的表现以及D-二聚体指标是否正常,如果该指标正常,则新发血栓的机会不大,如果该指标升高,则说明身体内已经形成血栓。

 

“对于已确诊的急性肺栓塞患者,进行胸部CT检测可以发现较大的血栓,对于慢性或小块肺栓塞患者,或临床上高度怀疑但CT显示正常的患者而言,最终的检查手段则是核素检查,能够标记血流状态从而进行诊断。”朱继红表示,临床上对肺栓塞患者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最常见的是抗凝治疗。

 

“患者确诊为肺栓塞后,医生会对其进行分级。对低危患者,主要进行抗凝治疗;对于高危患者,则使用静脉溶栓药物进行治疗;对于不能进行溶栓的患者,临床上会采用外科介入的方法。”朱继红说。

 

新京报记者 张兆慧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