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截图。


教师和家长的“作业之争”不断上演新剧情。

 

最近,一个摊贩老板喊话老师——作业写黑板很难吗?据了解,该摊贩是两个孩子的家长,他在视频里主要表达了两个意思:给孩子配手机,会导致孩子不写作业只玩手机游戏;但不配手机,孩子又不知道作业是什么。面对这种矛盾,他希望老师能把作业抄在黑板上。

 

教师在黑板上写上当天的作业,学生们自己记下,回家后完成,把作业交给教师,由教师批改、点评。这是很多人记忆中的家庭作业。

 

但随着互联网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利用微信、QQ建设家长群,被认为使家校的沟通“便捷化”、“现代化”。然而在很多时候,这种“便捷”、“现代化”,并没有构建出良好的家校关系,反而把“家长群”变为“作业群”。

 

出现上述现象,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教育理念出了问题——一些地方只重视教育形式的现代化,而不是内涵与实质的现代化。

 

现实中,有些教师不把作业写在黑板上,而是发在QQ群、微信群里,这被称为是“电子作业”,也一度被认为是“作业现代化”。

 

但这种“电子作业”,其实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并非所有的家长都有时间去一直盯着这些社交软件。

 

向老师喊话的摊贩老板就属于这一类人。为了养家糊口,离异的他成天忙于工作,并没有时间去一直盯着社交软件里的消息。

 

其次,就算家长能够抽出时间来盯着那些“作业群”,但类似行为也会增加家长的负担与焦虑——作业本应由孩子独立完成,把家长卷入其中后,家长成天担心收不到作业,致使其难以将精力完全集中于工作。如此反复,家长的压力只会越来越大。

 

而过度地使用电子产品,对学生的视力发育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学生时期正处于身体的发育期,在这期间,保护学生的视力依然是非常重要的。

 

2018年发布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求,科学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指导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养成信息化环境下良好的学习和用眼卫生习惯。

 

《方案》还要求,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要进行统一保管。

 

上述规定不是没有道理。学校教育应该本着按需的原则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教师在教学和布置作业的过程中,也应该尽量摒弃依赖电子产品的习惯。

 

其实,教育现代化并非是要所有的教学都依靠互联网和电子技术。把作业写在黑板上,把新技术应用在该用的地方——如对学生的后勤大数据服务,提高办公效率等——才是真正的教育现代化。

 

而要评价现代教育技术是否促进了教育现代化,最终还是看教学目的:是促进学生个性和兴趣发展,还是约束学生发展;是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促进学生素质教育,还是进一步增加学生负担,与素质教育渐行渐远。

 

需要警惕的是,目前所谓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使用,大多围绕应试、提分而展开,这不是教育现代化,而是教育功利化。要扭转这一局面,形成健康的教育生态,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熊丙奇(教育学者)


编辑:马小龙  实习生:潘宇洁  校对: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