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戴轩)近日,《中国缓和医疗发展蓝皮书(2019-2020)》发布。在发布会上,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表示,缓和医疗应被纳入基本医疗中,医保也应该给予合理保障。

 

韩启德介绍,所谓缓和医疗,就是在生命基本无望的情况下,不以治愈为目的的医疗照护。

 

缓和医疗受益的主要人群是老人。中国60岁及以上老人已达2.3亿人,今后每年还将大幅增加。2016年有1.84亿人患老年慢病,732万老年死亡者需要缓和医疗(90%以上死于慢病)。就缓和医疗对应的症状而论,2015年癌症中重度疼痛患者225.12万人,2016年有7038万至1.8亿老人有疼痛症状。这是近日发布的《中国缓和医疗发展蓝皮书(2019-2020)》中的数据。

 

根据全国死因检测疾病谱系排序及其构成的报告,与缓和医疗有关的死因排序前几位的主要疾病为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主要为慢阻肺,近80%)、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痴呆、糖尿病、肝硬化、肌肉骨骼结缔组织病等。

 

“死亡对于有的人来得很快,有的人则要承受很大痛苦。应该让这个阶段得到好的健康照护,少受痛苦、有尊严地死去。”韩启德说,“我们目前还没有将缓和医疗纳入基本医疗。缓和医疗应该比ICU更重要,这是必须被满足的需要。”

 

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韩启德解释,ICU在抢救患者生命的过程中无疑发挥了很大作用,但ICU中也有很多患者痊愈无望,在这种情况下,缓和医疗显得更为必要。

 

在我国,基本医疗并没有精确定义。他介绍,根据现在的共识,基本医疗是满足最基本的需要、且政府有能力保障的医疗服务。“死亡是所有人都要经历的事,因此缓和医疗应该作为基本需要被重点保证,同时成为基层医疗必须的要素。为了推动缓和医疗,一方面,医保要给予更加合理的保障,在现有政策下,缓和医疗难以得到发展;另一方面,缓和医疗应该形成专门的医学学科,以促进更好的研究和更健康的发展。”

 

新京报记者 戴轩

编辑 白爽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