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冯琪)11月30日,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编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流动儿童蓝皮书:中国流动儿童教育发展报告(2019~2020)》(下称《蓝皮书》)发布。

 

《蓝皮书》调查结果显示,从入学政策上,杭州和西安对流动儿童最友好,在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人口规模被管控的现实情况下,流动儿童的入学门槛高、入学难度大;而相伴而生的“回流儿童”群体则面临严峻的心理和学业问题。

 

此外,《蓝皮书》还关注了中国流动儿童教育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下的生存现状、发展特征、入学政策、升学政策等问题,建议“流入地城市应扩大学位供给,简化积分项目和入学程序等。”

 

杭州和西安入学政策对流动儿童最友好

 

当前我国城市的流动儿童入学政策以“积分入学制”和“材料准入制”两大类为主。目前,珠三角、长三角部分地区和成都、重庆等城市采用积分入学制;北京、天津、南京、西安、武汉、兰州等地采用的是材料准入制。

 

通过对16个城市或地区的入学政策文本进行重新编码和量化分析,《蓝皮书》指出,积分入学制城市(地区)入学政策友好度排名由高到低依次为杭州、深圳(南山区、坪山区)、中山、广州、东莞、济南(天桥区)、苏州、成都、厦门、上海。材料准入制城市入学政策友好度排名由高到低依次为西安、兰州、武汉、南京、天津和北京。

 

《蓝皮书》分析称,各城市的入学政策彰显了城市规划及发展方向的偏好。例如,上海、苏州、中山、广州、东莞、杭州等城市的积分项中,对“个人素质与能力”(如学历、技能证书)更加看重,而厦门、济南、深圳则对社保缴纳年限等累积指标更为偏好,而对累积指标的偏好更体现流入地政府对常住人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责任与担当。

 

《蓝皮书》认为,以“社保缴纳年限、在城市居住年限”等分数占入学政策中积分体系的主要比例应该是积分入学政策的未来改革方向。

 

回流儿童面临心理和学业问题

 

《蓝皮书》指出,受到近年来特大城市人口疏解政策、农民工返乡潮的出现以及异地中高考政策限制等因素的影响,相伴而生出现了另一个儿童群体——回流儿童。这些儿童至少有过一次跟随父母在城市生活或求学的经历,但由于各种原因又返回家乡。

 

无法上公办学校以及父母返乡是儿童回流的主要原因。在回流之前,大部分儿童在城市的学习状况,包括公办学校的就读情况、师生关系和学业成绩都较好,但近80%的儿童回流后即留守,与父母见面频次低,且与非回流儿童相比,更少被老师关心,被欺凌的比例也更高,使其学校适应状况不良。

 

《蓝皮书》显示,与非回流儿童的学业情况相比,回流儿童的学业成绩更差,留级的比例也更高,达到了22%。在心理发展水平方面,无论是回流儿童还是非回流儿童,其抑郁的风险都在60%左右,而其中回流儿童的抑郁比例更高,达到了64.26%。

 

建议流入城市扩大学位供给、简化入学程序

 

已有流动经历的儿童从城市向城市“再迁”也成为研究者关注的新现象。《蓝皮书》中提到,部分家庭选择让子女“离城不返乡”,在大城市附近的中小城市辗转就读,或是让儿童回流到户籍所在地的城镇区接受教育。

 

其中,选择让子女再迁去附近城市就读的重要原因是便于流动家庭的团聚,而选择让子女回流但不返乡,去往就近城镇的学校就读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教育质量。二者的共同特征,是在城市与城市之间进行再次流动。

 

《蓝皮书》指出,再迁儿童现象也促进了“环特大城市”的教育市场化产业链,催生出了一批专门面向再次流动和回流儿童的民办寄宿制学校,也带动了相关的寄宿、餐饮、接送服务等产业。依靠就近城镇化、教育市场化以及家庭内部再分工,农民工家庭子女在城市间的再次流动成为可能。

 

《蓝皮书》建议,流入地城市应扩大学位供给,简化积分项目和入学程序,同时,加强信息公开与数据共享,以更精准地提升流动儿童的公共服务。

 

同时,在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层面,《蓝皮书》倡导,本地家庭改变对流动儿童的刻板印象,鼓励孩子与班级、学校中的流动儿童交往。与此同时,学校应积极创造本地儿童与流动儿童沟通的机会,鼓励与支持社会组织参与本地儿童与流动儿童的社会文化交融与学习。


新京报记者 冯琪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