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冯琪)“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经济形势更加严峻,保4%任务的压力更大了。”12月1日,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刘景在教育部发布会上介绍“十三五”期间国家教育经费投入与使用情况。

 

据悉,“十三五”时期,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一个不低于、两个只增不减”要求,即保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般不低于4%,确保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

 

教育部数据显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2019年首次突破4万亿元,年均增长8.2%;占GDP比例为4.04%,连续第八年保持在4%以上。“这个成果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取得的,实属不易。”刘景说道。

 

今年的预算安排上,刘景介绍,在大幅压减中央本级一般性支出的同时,确保中央对地方教育转移支付的只增不减,保持5%至6%的增幅。记者了解到,“压减一般性支出”是政府“过紧日子”、“减支”的重要举措;另外,中央往往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对地方予以支持。

 

另外,2019年全国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达到3.5万亿元,是2015年的1.34倍,年均增长7.6%,逐年做到“第一个只增不减”;2019年各级教育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年均增幅分别为12.8%、5.6%、6.6%、9.4%、6.8%、4.8%,逐年做到了“第二个只增不减”。

 

刘景表示,接下来将推动各地适时提高各级教育生均拨款水平;逐步提高社会投入占比,不断扩大教育经费总量;在保住4%投入底线的同时,坚决守住资金安全底线。


新京报记者 冯琪 校对 危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