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郭铁)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日前通报16批次不合格食品,标称山东初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2批次“初饮”酸奶饮品,因蛋白质含量低于标准值而被通报。12月9日,对于不合格原因,初饮公司截至发稿尚未回复。

 

抽检公告显示,标称山东初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初饮公司”)生产、北京多乐滋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经营的“初饮”原味酸奶饮品(280ml/瓶,2019-12-16),蛋白质检出值为0.9g/100g,而标准值为≥1g/100g。

 

另一批次标称山东初饮公司生产、北京御膳天食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经营的“初饮”草莓味酸奶饮品(280ml/瓶,2019-01-12),蛋白质检出值为0.93g/100g,同样低于标准值。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表示,蛋白质是蛋白饮料的一个质量指标。《含乳饮料》(GB/T 21732-2008)规定,发酵型含乳饮料中蛋白质含量应≥1.0 g/100g。公开信息显示,造成乳饮料中蛋白质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厂家为了降低成本,原料把关不严,加入鲜乳或乳粉量不足。

 

针对上述两次检测结果,山东初饮公司均提出异议并申请复检,经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复检后,维持初检结论。

 

事实上,这并非山东初饮公司首次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市场监管局2019年11月发布的处罚决定显示,山东初饮公司生产的1批次“小茉莉高钙酸奶饮品”钙项目不合格,构成食品标签不符合规定的行为,被依法没收违法所得180元,并处罚款5700元。

 

另据山东省烟台市市场监管局网站发布的《10起食品类案件主动曝光》,2020年6月,莱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接国家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系统不合格报告,对山东初饮公司进行现场检查,当事人对涉案批次产品提出复检申请,检验结论仍为不合格。依据规定,莱山区市场监管局对其给予没收违法所得1400元、罚款9800元的行政处罚。

 

新京报记者 郭铁

编辑 李严 校对 李项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