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林棚(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副教授)


在当今英语文坛上,有这么一个作家,她多才多艺,创造力惊人地旺盛,几乎每年都有一两部作品问世,体裁囊括小说、诗歌、散文等。她的作品被译成各国语言,读者遍布世界。她的小说多次获得布克奖,斩获的文学奖项和提名多达130多项,曾几度成为诺贝尔奖呼声最高的作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她的作品就一直是读者和研究者关注的目标。她的笔调细腻而遒劲,视野宏大而又体察入微,她的语言和意象往往在平实之中透出尖锐的锋芒。她还涉猎文艺、影视、政治,是一名公共角色。她坚信文学家对社会负有责任,常常公开评论政事,扮演公共知识分子的角色。她的推特麾下拥有200多万“粉丝”,足见其影响力巨大。她就是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被誉为加拿大的“文学女王”。


提到阿特伍德,国外的各种评介、研究论文和专著,可谓汗牛充栋。著名的剑桥大学出版社文学指南系列还专门出版了一本《剑桥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指南》(2006),将阿特伍德称为当代经典作家,并在四年后又出版了《剑桥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导读》,这足见阿特伍德在文坛上的重要地位。在中国,尽管关于阿特伍德的研究论文不计其数,相关专著也有数种,然而,一直缺乏一本能够面向大众和学界,对作家的生平、思想和作品进行综合性评介的读物。中国读者对阿特伍德的了解,恐怕主要来自近来风靡全球的电视剧《使女的故事》。这种空缺状况直至笔者收到南京师范大学的袁霞教授寄来的《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加拿大文学女王》一书,终于发生了变化。事实上,袁霞本人也一直从事阿特伍德的研究,十几年如一日,辛勤耕耘,硕果累累,这本雅俗共赏、深入浅出、学研两宜的书得以出版,既是她本人学术工作的一个阶段性成果,也可谓为阿特伍德在中国的接受和普及添写了重要一笔。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加拿大文学女王》,作者:袁霞,版本: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0年9月

 

1.“讲故事”的同时兼顾“讲思想”

 

总的说来,这本评传有以下几个特征:


这本书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其独特而明确的内容组织方式。全书自始至终都由一条主旨内容引领,即阿特伍德文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轨迹。全书共分10章,44小节,涵盖了阿特伍德81年的生活和创作历史,每一部分都围绕着作家写作生涯和文学、社会思想的关键点展开,即便是对儿时阿特伍德的介绍,也都可以看到这一部分内容与后来作家的文学创作之间的联系。评传特别关注了阿特伍德的一些特殊的人生阶段,如“丛林生活”、“少女艺术家的烦恼”、“加拿大俱乐部”、 “大赦国际代言人”等,这些既是阿特伍德人生经历的重要部分,也是她的文学创作的关键点。例如,评传在介绍作家少年时代的第一章中写道,丛林生活对阿特伍德的影响无比巨大,“覆盖着大片森林的北方成为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是家,是港湾,是她精神的归宿,也是她创作的源泉”,紧接着,就提到作家后来的诗集《苏珊娜·穆迪的日记》和小说《浮现》、《猫眼》中丛林生活的重要影响。在“生活没有如果”这一节里,袁霞拿阿特伍德和第一任美国人丈夫之间的摩擦为例,讲述了加拿大特殊历史时期婚姻和家庭领域所发生的重大裂变,社会范式的不确定,以及这种从社会到个人因素对阿特伍德创作造成的影响。可见,评传的每一部分都经过了深思熟虑,彼此间反映出某种因果关系或者内在联系,这表明袁霞为阿特伍德评传着实做够了“功课”,读者才有机会一读为快,透过她精彩的“评”来欣赏和理解阿特伍德的创作生涯与思想轨迹。这大概也是传记与评传的主要差别吧,因为评传在“讲故事”的同时更要兼顾“讲思想”和“捋脉络”,故而在内容上也体现出更多的学术性。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加拿大文学女王》(以下简称《女王》)将阿特伍德的生平和她的几乎所有作品都串联在了一起。


当然,作为评传,传记的部分是至关重要的。《女王》对阿特伍德的生平和写作生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带领读者深入作家的家庭、社会和历史背景,全方位接触阿特伍德的思想渊源。《女王》以历史时间和作家的生平经历为线索,着重介绍了作家写作生涯中的一些重要的经历和故事,并有机地将这些片段联系起来,使读者透过不同的方面了解阿特伍德各年龄阶段的重要思想和写作状况,这为全面解读阿特伍德的作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女王》从作家的童年写起,介绍了她少年时期的文艺才能、大学时期的超凡想象和创造力,美国求学阶段敏锐的批判力、炽烈的爱国热情,以及成年的阿特伍德对婚姻、两性、历史、政治、生态等诸多问题的思索,从而将作家的生平故事和思想轨迹完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读完这本评传,我们眼前的阿特伍德形象不再是抽象而不可捉摸的,而成为一个线条分明、有血有肉的女子,从富有幻想的少女到充满激情的民族斗士,从调皮活泼的小女孩到为人类命运担忧的思想者,阿特伍德不再是一个纸面上的二维肖像,而成为一座轮廓鲜明的立体浮雕,这使得读者能够从不同视角、不同方位理解阿特伍德,将作家的思想发展脉络连贯地结合在一起。例如,《女王》第十章向读者介绍了阿特伍德的绘画和漫画才能,并指出她的这一艺术才能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这一部分还与时俱进地讲述了阿特伍德作为媒体人的故事,联系当下热门的电视剧《使女的故事》,向读者展示阿特伍德在影视、媒体、网络、科技发明等方面的“跨界传奇”。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2.了解阿特伍德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阿特伍德作为与我们同时代的作家,其思想的深刻,通过这本评传,以平易近人的方式得到了诠释。例如,在“波希米亚使馆读诗”一节中,袁霞讲述了一则文坛“八卦”。在20世纪60年代,波希米亚使馆是文人墨客吟诗作赋的地方,加拿大许多名人在此活动,畅谈文学,针砭时弊。阿特伍德不仅在这里获得了灵感源泉和创作热情,也在这里磨练了品格,激发了斗志。这个文学俱乐部的经历也塑造了她的叛逆性格和思想,为她后来的女性主义思想奠定了基础。在波希米亚使馆,阿特伍德感受到了针对女性的伪善和敌意。当时赫赫有名的诗人爱尔文·莱顿是一个自高自大的大男子主义者,他只对自己的诗歌感兴趣,读完之后便呼呼大睡,更向阿特伍德暗示,女人根本不适合写诗,诗歌是男人的专属领地。另一名号称“人民诗人”的米尔顿·阿库恩也气焰嚣张,不可一世,“好像波希米亚使馆是专门为他开设的”。通过与这些文学“大腕”的接触,阿特伍德认识到,所谓的波希米亚世界就是男人的世界,他们追寻放荡不羁的生活,“在视世俗准则如粪土的同时,也视世间女人如敝帚”。正是这一段经历,使得阿特伍德的女性主义思想逐渐确立起来,她开始质疑男性世界中的缪斯神话,进而对西方文学传统中的经典意象和象征做出颠覆性的阐释,从女性视角来重新建构新的传统。她的诗集《双面冥后》就用黑白两色渲染出基督教和希伯来神话中的女性形象,诗集封面上的油毡浮雕是夏娃——蛇——树三位一体的,与传统的女神和树被蛇环抱的形象截然不同。这样的“小道消息”和“闲言碎语”无疑对亲密接触作家的内心世界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动辄以深奥的学术术语来高谈阔论的论文所不能比拟的。


评传不仅用平易近人的方式拉近作家和读者之间的距离,甚至让读者了解到作家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因为作家笔下的想象世界有的时候会和作品相去甚远。大凡读过阿特伍德几部作品的读者都会觉得,她的作品——尤其是早中期小说和诗歌——充满了两性政治的火药味,爱情在阿特伍德的笔下并不是那种缠绵缱绻、两相情愿的浪漫情史,而总是像火药筒一样,一触即发,双方你死我活。婚姻就像钩子和眼睛一般“契合”。阿特伍德的《圆圈游戏》、《权力政治》等诗集无不充满矛盾、斗争、冲突。这些写作风格自然让读者树立起一个女强人的作家形象,仿佛在脑海中看到阿特伍德斗志昂扬地攥着笔杆子奋笔疾书的样子。然而,《女王》给我们的“八卦”却化解了读者想当然的误判。阿特伍德的生活和婚姻也与其他女人一样充满了甜蜜和幸福。例如,书中描写了她和著名作家吉布森婚后的情感生活,二人住在农庄上,男耕女织,相伴读书,享受美味的烤羊肉。她与丈夫相敬为宾,彼此感恩。正如阿特伍德本人所说的那样,她没有成为那种乖张孤僻,有自杀倾向的女作家,读者对她的想当然在读到这里也发生了大逆转——原来心目中的那个披荆斩棘、咄咄逼人的武士竟然也会像《你很幸福》中那样,和爱人披着同一件衣服,相拥坐在车内,听外面寒风呼啸,内心却“无法说出我多想要你/甚至不能说出/我不能……不是因为无话可说,而是/有太多要说,这使我无措”。《女王》无疑用评传的方式给我们展现出一个真正的阿特伍德,这种细致入微的视角自然是充满晦涩术语的学术文章力不能及的。

 

据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同名小说改编的美剧《使女的故事》海报。

 

3. 反映加拿大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子

 

《女王》还有一个重要特征,这本书联系加拿大文坛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使普通读者将阿特伍德和她身处的文化和社会氛围结合起来,了解加拿大的文学和文化景观。这对于阿特伍德作品的研究者来说,可以说能够发挥随时翻阅的案头参考书的作用。书中在每页的底部都非常严谨地用中文或者英文标注出文中引言的出处,这些参考条目既包括专著,也包括论文,既有国外的,也有国内的,每个条目最后都有详细的页码,方便研究者反查原文,同时也显示出这本评传的严谨性、可靠性以及作者身为学者的一丝不苟。


当然,对于许多不熟悉加拿大文化的普通读者而言,《女王》无疑能让他们深入理解加拿大的历史、社会和加拿大人的国民性格,而阿特伍德作为加拿大文化的代言人,其思想轨迹和作品内容也是反映加拿大社会文化的一面重要的镜子。阿特伍德不再是一个“用英语写作”的作家,而是有着具体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加拿大作家”。对阿特伍德思想的深入理解,加拿大文化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书中第四章、第六章和第八章分别讲述了阿特伍德的民族主义思想和对加拿大历史素材的运用。有了袁霞的解读,阿特伍德的一些作品的社会内涵也就更加明晰,使读者看到了原来没有发现的一面。例如,《人类以前的生活》不仅反映了两性问题、生存问题,而且是对加拿大多元文化社会发展的真实写照,小说突出描绘了加拿大移民社会面临的文化认同问题和归属感困惑。读者从这一章可以认识到加拿大的殖民地历史、新移民潮、社会与国家认同等问题。这一部分以“何处是吾‘家’”为题,用意是比较深刻的,这里的“家”不仅是指个体的家,而且暗示移民群体如何融入社会大家庭的问题;再次,如同小说标题所暗示,阿特伍德探讨了人类作为一个物种整体如何看待地球家园的态度。又如,在第八章“历史的编纂者”中,袁霞向读者解读了加拿大的移民史和拓荒史,强调阿特伍德作品中“强烈的历史意识”,也提醒读者要树立深刻的历史意识,区分大历史与微历史、区分真实与虚构、区分想象与现实。评传对阿特伍德的布克奖获奖小说《盲刺客》的阐释让读者认识到,小说所描写的塞克隆星球上的萨基诺城并非作家本人的幻想,而是一一对应了加拿大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局面,将阶级冲突、劳资矛盾和性别压迫以科幻小说的形式凸显出来。这样一来,《盲刺客》就不单单是一部浪漫的爱情小说,而是对发生在1930年代加拿大社会的历史事件的真实写照,那些看似离奇怪诞的外星人生活场景映射了当时加拿大尖锐的阶级矛盾和社会冲突,小说中的剥削、压迫、政治边缘化等问题实则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来剖析加拿大社会的危机。


总体来看,《女王》从文学创作、文学评论、社会思想等方面对阿特伍德做出了综合而全面的评介,从作家的第一部作品到《疯癫亚当》三部曲都有详论,是一部值得放在案头随手翻阅的趣味之作,读者也可以静下心来慢慢跟着节奏,听袁霞娓娓道来,评讲阿特伍德小说和诗歌的“玄机”。

 

作者|丁林棚

编辑|张进

校对|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