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均瑶健康宣布与微康益生菌(苏州)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微康益生菌”)签订三年战略合作协议,进军益生菌产业。而不久前,均瑶健康刚刚宣布跨界矿泉水业务。

 

在资本驱动下,我国益生菌市场近年来快速增长,健合集团、澳优乳业、汤臣倍健、恒天然、蔚蓝生物、科拓生物等上下游企业均参与其中,但现已批准的益生菌品种多为外资企业垄断。就包装水市场而言,以农夫山泉为首的五大头部品牌占据五成以上市场份额,加之区域龙头品牌,整体赛道拥挤。

 

业内判断,均瑶健康跨界做矿泉水有点难,在益生菌市场恐腹背受敌。而接连跨界的背后,与均瑶健康业绩下滑、难以摆脱对大单品“味动力”的依赖有关。


 

研发合作or高级代工?

 

根据均瑶健康公告,如合作协议生效,微康益生菌将在三年内协助均瑶健康自主开发适合中国人肠道健康的乳双歧杆菌J605、植物乳杆菌Y388专利菌种及应用解决方案。同时,双方还会在慢病健康管理领域开展合作,推动建立联合研究院,定向开发、研制符合公司需求的益生菌产品。

 

均瑶集团官微就此发文称,本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是均瑶健康落实“科技赋能、资源占位”战略的重要举措,表明了深耕益生菌领域的决心,“是对大健康产业的丰富解读”,能够对目前公司的益生菌产品群展开二次创造,提高入市规格,在产品适用性、功效性及口味口感上获得提升。


 

官方资料显示,微康益生菌成立于2013年,法定代表人为方曙光,注册资本9100万元,是一家专业专注益生菌及其衍生物研发、生产及应用的企业,能够为各种下游企业提供OEM(代工贴牌)等完整解决方案。在阿里巴巴平台,该公司自称主要客户为食品、保健品、乳制品、电商、微商等企业,年营业额超过1亿元。

 

从双方的合作模式来看,微康益生菌更像是一家“高级代工方”,均瑶在益生菌领域的自主技术研发实力存疑。依据协议,相关菌种的自主知识产权全部归均瑶健康所有,微康益生菌负责该专利菌株的生产及产业化,且不得擅自向第三方提供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菌种在内的自主益生菌产品。

 

均瑶健康曾在招股书中坦言,公司的研发工作主要通过自有研发人员及外部机构合作两方面进行。2017年-2019年,均瑶研发费用在营收中的比重仅分别为0.1%、0.12%、0.18%,且新品主要集中在乳饮料品类,如沁饮系列、双发酵系列、味动力益生元AD钙奶等。

 

在落实“科技赋能、资源占位”这一战略过程中,均瑶健康将更多发挥自我力量,还是依靠第三方力量?与第三方合作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新京报记者自12月27日起联系均瑶健康方面,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复。

 

益生菌赛道对手众多

 

欧睿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益生菌产品市场规模约360亿美元。其中,中国益生菌产品市场规模约为455亿元人民币,预计2022年将增长至896亿元人民币。资本的介入加上疫情期间消费者对免疫功能的重视,正不断催热益生菌市场,均瑶健康的跨界可谓“腹背受敌”。

 

作为最早布局儿童益生菌市场并取得保健食品“蓝帽子”的企业,健合集团2019年旗下“合生元”益生菌营收增长20.1%至12.6亿元,在儿童益生菌市场份额超过70%。

 

2018年,“膳食补充剂第一股”汤臣倍健斥资6.9亿澳元收购澳洲益生菌领先企业Life-Space Group Pty Ltd全部股权。2019年10月,汤臣倍健与新西兰奶农合作社恒天然签署三年战略合作协议,围绕乳蛋白和特定益生菌领域开展合作。

 

2019年7月,澳优乳业通过可换股债券间接收购丰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丰华生技”)26.1%权益,并收购丰华生技全资子公司Aunulife Pty Ltd全部股权,强化在益生菌领域的研发和供应基础。一年后,澳优益生菌产品“爱意森”上市。

 

今年2月,蔚蓝生物山东子公司宣布投建年产1000吨的功能性食用益生菌系列产品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额约2.03亿元。此外,号称“拥有国内最大的乳酸菌菌种资源库之一”的科拓生物也于今年7月上市。

 

与国内企业相比,海外益生菌巨头的竞争优势更为明显。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鲁军曾公开表示,我国现已批准的益生菌品种多为外资企业垄断。1985年-2004年,全球益生菌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植物乳杆菌(80件)、干酪乳杆菌(68件)和嗜酸乳杆菌(113件)。在已公开的这3种益生菌的发明专利中,俄罗斯持有71件,日本持有64件,美国36件,我国仅有7件。

 

一位益生菌领域专家向新京报记者透露,我国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从事益生菌研发,科研水平与国外基本没有差距,目前很多高校、科研单位、企业都有自己的菌种,但问题在于缺乏有效的临床试验来评价菌种功能。此外,由于益生菌研发属于尖端科学,国内外尚没有相关标准,很多专业机构都无法对产品中含有的益生菌种类以及活菌数量进行辨别,这也导致益生菌产品鱼龙混杂。

 

值得关注的是,以常温乳酸菌饮料“味动力”为主打产品的均瑶健康,其产品能否“提高肠胃动力”存疑。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教授陈晓红曾提醒,目前业界共识是“益生菌的功效发挥应以活菌为先决条件”,没有活菌的产品“益生”作用有待进一步论证。

 

跨界矿泉水实力存疑

 

除进军益生菌产业外,均瑶健康董事会还在12月7日通过了拟设立“上海均瑶天然矿泉水有限公司”的议案。均瑶健康表示,自登陆资本市场以来,业务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对产品结构、研发能力及管理经营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为顺应消费趋势,公司拟开展矿泉水新业务作为重要战略布局。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这一新的业务布局甚至影响到了均瑶健康的IPO募资计划。均瑶健康12月14日公告称,其“均瑶大健康饮品品牌升级建设项目”原计划于2020年底完成。由于受疫情影响,募投项目实施的市场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随着矿泉水等其他新业务逐步落地,公司也将重点投入宣传矿泉水等新品,因此拟将该项目的完成期限延长至2022年。

 

咨询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2014年-2019年,我国包装饮用水销售额从1196亿元增长至201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1%。其中,天然矿泉水2019年销售额为15.5亿元,尽管盘子最小,但复合年增长率达到19%,仅次于天然水位列第二。


 

“均瑶看到了矿泉水的增长趋势,但看到趋势跟布局趋势、变现趋势之间还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目前中国包装水市场呈现出“6+N”格局,即6个全国性品牌+区域龙头品牌,均瑶想要切入并不容易。“当年恒大投资几个亿都没有做起来,均瑶有什么实力去打造矿泉水这样一个高端品类的品牌?”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农夫山泉等前5家公司合计占有我国包装饮用水56.2%的份额,市场集中度较为明显。而从几大头部品牌主要的包装水产品水源来看,农夫山泉产品为天然水(地表水等非矿泉水),华润怡宝、娃哈哈为纯净水,康师傅、冰露为人工添加少量矿物质的饮用水(原俗称“矿物质水”),只有百岁山为矿泉水。

 

“整个矿泉水市场,除百岁山外,还没有做得好的。”朱丹蓬分析称,相较于其他包装水而言,矿泉水生产需要获得采矿证,还要缴纳资源矿产税,前期投入成本过高。此外,饮品市场看似相通,实则隔行如隔山,“纯净水做得好的并不一定能做好矿泉水。”

 

朱丹蓬认为,矿泉水售价相对较高,主要消费人群在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而均瑶现有常温乳酸菌饮料的消费群体集中在三到五线城市。与同样跨界做矿泉水的伊利相比,均瑶的品牌力度及渠道话语权并不强,“伊利完全可以通过搭售方式把矿泉水做起来,即使是‘10搭1’,一年也能做到70亿,均瑶想建立起规模效应可没那么容易。”

 

对于进军矿泉水产业的竞争优势,截至发稿,均瑶健康尚未回应。

 

接连跨界难掩业绩下滑

 

接连跨界背后,是均瑶健康业绩的下滑。作为上市后发布的首份财报,均瑶健康2020年前三季度营收为7.1亿元,同比下降27.41%;净利润为1.97亿元,同比下降33.8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减少78.28%,主要系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减少所致。

 

欧睿国际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常温乳酸菌饮品市场规模为148.8亿元,低温乳酸菌饮品规模已达到216亿元。以零售额计算,均瑶在中国大陆常温乳酸菌饮品市场占有率约为15.1%,处于领先位置。不过均瑶也在招股书中坦言,含乳饮料行业为完全竞争市场,尤其常温乳酸菌饮品近年快速增长且行业利润率较高,吸引更多企业和品牌加入竞争。

 

自2014年起,以优乐多、小样、小洋人为代表的一二线品牌进入常温乳酸菌饮品市场,在低温市场表现较为成功的伊利、光明也加入常温“赛道”。至2016年,常温乳酸菌饮品品牌已达到100个左右。2017年以后,在高利润吸引下,部分经销商通过代工方式经营自有品牌,小工厂也相继加入,品牌数量进一步增长。

 

一位江苏地区经销商曾告诉新京报记者,均瑶产品在三四年前销售非常火爆,“除了蒙牛、伊利、光明等大品牌,没有任何一款产品能够媲美。这几年市场竞争激烈,品牌五花八门,均瑶已经没有以前疯狂了。”

 

激烈竞争下,均瑶健康多年来难以摆脱对大单品“味动力”的依赖。2017年-2019年,乳酸菌系列饮料收入占比达95%以上,“味动力”常温塑瓶系列占营收比重更是分别高达97.53%、96.51%、89.48%。而均瑶跨界矿泉水业务的一大原因,正是“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进一步拓宽公司产品线”。

 

对于均瑶募资项目延期公告中提到的“市场环境的变化”及对公司的业务影响,截至发稿,均瑶健康未予回应。而在两次宣布跨界意向后,均瑶健康股价都于次日迎来涨停。

 

朱丹蓬认为,目前常温酸奶、低温酸奶的渠道都在下沉,让主打三到五线市场的均瑶“味动力”没了市场区隔,且在营养功能上没有竞争优势,因此急需借助资本的力量,通过建立新的板块把业绩拉上来,这是其急于上市和跨界的一个主要原因。

 

新京报记者 郭铁 图片来源 官方微信、公告截图

编辑 李严 校对 李项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