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文 | 新京报智库特约撰稿 朱昌俊


近日,《中共江苏省委关于制定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支持南京争创国家中心城市”。


随着全国各地“十四五”规划建议陆续出台,多地提出培育或争创国家中心城市。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至少有13个城市先后加入竞逐。


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资格,可谓是许多大城市梦寐以求的事。


自2018年2月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发布《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在过去的近三年时间里,数量都始终维系在9个的规模,并未扩容。


一座城市能否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关键在于考量其能否担负起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职能。这注定国家中心城市必须走的是“质量”路线,而非拼数量。

 

多城争创是城市活力的体现


目前全国至少有13个城市加入对国家中心城市的争夺,这种“热闹”场面,其实是值得鼓励的。


虽然说,这些城市在经济和人口体量上可谓“参差不齐”,比如经济和人口体量均最大的杭州,GDP和人口分别超过15000亿元、1000万人,而最小的乌鲁木齐则分别不到4000亿元、400万人。这种差距不可谓小。


但是,这些城市均是所在区域或省份的中心城市。它们大多是省会城市,但也有像厦门这样的副省级城市。


所以,尽管差别很大,但是从区域角度来说,都有各自的争创理由和实力。


更重要的是,这种争创的局面,侧面反映出各城市乃至区域之间的竞争激烈性,这其实也是城市发展活力的一种体现。


正是这种相互竞争,共同形成了一种“百花争艳”的局面,促使每一座城市、每一个区域都不甘落后,由此也就能激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众多城市角逐国家中心城市,同样是不同城市和区域之间的一种“比拼”,当然,它是良性的。


因为争创国家中心城市是一个过程,即便最终只有少数城市能够如愿“晋级”,但参与到其中,就预示着每个城市主动向更高的标准靠近,既能够在竞争中看到不足,也有助于激发发展潜力。


东北区域的悬念最少


至于到底哪些城市能够率先“晋级”国家中心城市,这个话题不管是学界,还是坊间,都有过不少的讨论和分析。

 

这里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标准来归纳。

 

首先,考虑到我国幅员辽阔,国家中心城市的区域分布相对平衡,是非常必要的。


此前有学者从东、中、西部的划分做过分析,但其实还可以更细化一点。

 

▲  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比如,根据传统的七大地理区域来划分。可以发现,目前东北地区的国家中心城市仍为空白;西北有西安;西南有重庆、成都;华北有北京、天津;华东仅有上海;华南只有广州;华中则有武汉、郑州。

 

因此,从区域平衡的角度来讲,东北地区确实有必要设置一座国家中心城市。这方面,也是不同版本的分析中,最少异议的。甚至一些观察者,直接预测第十座国家中心城市就是沈阳。

 

当然,具体是哪座城市,目前还难说有定论。沈阳虽然在东北地区最早提出争创国家中心城市,并且从各项具体指标看,其“中心指数”也很有优势,但后来者长春似乎也不甘示弱。


所以具体花落谁家,现在还很难说。

 

华东区域竞争激烈


其他区域看似每个都有代表,但具体情况有差别。

 

比如,华中地区已经有武汉、郑州两个席位,那么,从短期来看,长沙“晋级”国家中心城市应该希望不大。

 

西南和华北均有两个国家中心城市,要想继续增员,难度相对也不小。

 

剩下的西北、华东、华南三个区域的增员概率相对较大。

 

那么,西北和华东区域到底哪座城市有望最先“出线”?

 

先说西北地区。除了已经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西安,该区域目前唯一的“竞选”城市是乌鲁木齐。

 

单纯着眼于区域平衡,乌鲁木齐设置国家中心城市值得期待。

 

因为西安虽然被定位为大西北的龙头,但其地理位置比较靠东,对整个大西北区域的有效辐射和影响有限。如果乌鲁木齐晋级国家中心城市,必定会形成更强的区域带动作用。


当然,乌鲁木齐的体量相对有限。

 

华东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共七个省市,是七大地理区域中,省市数量最多的。

 

▲  图片来源:unspalash 网


颇为巧合的是,除了上海已经是国家中心城市,其他6省都尚无国家中心城市,但它们都无一例外提出了争创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在13个后备队伍名额中,就有8个城市来自华东地区。

 

因此,这个区域新增一座国家中心城市的概率较大。但具体是谁,尚不明朗。

 

其中,把南昌、合肥放置在中部地区来看,考虑到该区域已有武汉、郑州两座国家中心城市,因此前者短期内的胜算或也不大。

 

剩下的看点就是南京、杭州、福州、厦门、济南这5座城市。

 

这里面南京提出目标较早,杭州的经济和人口体量最大,福州和厦门有区位优势,济南则背靠总人口超过一亿的山东,且近些年被明确支持建设“强省会”。

 

因此,可以说,各有千秋。


哪些城市更有优势


当然,上述只是纯粹从区域平衡的角度来分析。

 

如果加上其他因素,答案又会有些差异。

 

比如,昆明具有辐射南亚和东南亚国家的区位优势,它对于扩大国家面向东南亚的对外开放合作,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

 

类似的,乌鲁木齐作为中亚地区的“心脏”,是连接中亚、中东、欧洲重要的陆上节点,如果跻身国家中心城市之列,有利于“一带一路”的发展。

 

并且,《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也明确提出,要提高昆明、乌鲁木齐等省会(首府)城市面向毗邻国家的次区域合作支撑能力。

 

另外,考虑到省会城市在发挥中心城市角色等方面有多方面的优势,在同一省内,省会城市争创国家中心城市的优势可能要大于副省级城市。

 

目前已经获批的9个国家中心城市,的确是除了直辖市,就是省会城市。

 

当然,每座参与争创的城市,只要真心付出了,相信都会有收获。争创国家中心城市本身就是一个自我提高的过程,在争创的过程中,每一个城市都能由此而实现更好的发展,本身就非常有意义、有价值。


□ 朱昌俊(媒体人)

 

编辑:柯锐   实习生:余丹  校对:卢茜

投稿、合作、联系我们:futurecity@xjbsmartcit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