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倪伟 冯琪)北京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1月21日开幕,两名北京市政协委员今年带来关于自动体外除颤仪(简称AED)进中小学的提案,建议在北京中小学全面配置AED。


去年年底,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明确,2021年北京要实施31件重要民生实事项目,其中包括推进地铁站点、火车站地区AED配置全覆盖。自去年10月27日起,北京市启动轨道交通车站配置AED工作,计划实现一线站务人员培训取证率达80%以上。不过,目前AED进中小学还没有时间表。


政协委员认为,目前心血管病人低龄化趋势明显,少年儿童又正是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有必要重点加强安全防范。


现状

中小学生突发心脏性猝死事件时有发生,绝大部分学校未配备AED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大兴区第七中学校长王宁注意到,秋冬季节,年龄较大的教职工和冬训学生在体育锻炼时突发心脏性猝死的事件时有发生。这种对抢救时间要求极高的病症,即使在校医配备齐全的学校,也经常发生救治不及的悲剧。


大兴七中就曾发生过学生心脏骤停的病例,因为没有AED,只能最快速度将学生送往医院,延误了最佳抢救时间。“我们也非常痛心,可以看出各学校在急救措施方面还有很多需要改进之处。”王宁说。


“近年来,市民在公共场所突发心脏病,无法得到及时、正确急救的新闻屡见不鲜。且心血管病人低龄化趋势明显,少年儿童又正是处于活泼好动、不易控制自己行为的年龄,有必要重点加强安全防范。”北京市政协委员王涛在提案中表示。


AED是一种能够自动识别异常心律并给予电击除颤的急救设备,抢救心跳骤停患者的成功率远高于徒手心肺复苏,且使用者无需具备专业背景即可使用。在公共场所发生心脏骤停事件时,如果在救命的“黄金四分钟”内能正确使用AED,可以极大地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达到挽救生命、减轻伤害的目的。


2017年,北京市卫健委曾发布《北京市公共场所医疗急救设施设备及药品配置指导目录(试行)》,规定人员密集公共场所将统一配置AED等医疗急救设施设备及药品。


王宁调研发现,目前北京市各中小学,绝大部分仍未配备AED。


“AED的操作非常简单,每一台AED都有语音操作提示。”王涛指出,第一时间用上AED,在专业医务人员到来前为患者争取救治时间,抢救成功率可以从2%提高到40%以上。若学校能够安装,可以减少孩子们的安全隐患。


建议

在各中小学校配备AED,覆盖学生教师主要活动区域


王宁与王涛均在提案中建议,应当在北京各中小学校配备AED。


同时,提案建议制定适用于中小学情况的培训指导方案。王宁介绍,大兴七中每年都会请红十字会等机构专家,对教师进行急救知识培训,对学生也有专门的急救知识教育。未来在安装AED之后,应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培训,除校医之外,年级主任、班主任、年级处干事、体育教师是培训重点人员。根据设备使用方法易于掌握的特点,通过设定培训范围,力争熟练掌握操作方法的人员覆盖学校的部门和场地,以随时应对突发情况。


王宁还建议配备AED的中小学制定适合学校实际的管理方案。根据心脏性疾病发病急、救治黄金期短的特点,合理安置设备,使得设备的数量和分布位置覆盖学生教师主要活动区域,能在“抢救黄金期”得到及时使用。


王涛具体提出,可以在学校明显位置张贴AED位置导向图,强化AED现场管理及宣传,并由专业部门对校医等学校教职员工进行初级救护员培训,通过有针对性的演练、实操,解决对AED不会用、不敢用的问题,以便有效掌握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提高突发情况下的急救能力,救人救己。


“在学校安装AED将是一个好的契机,可以系统培训急救知识。”在王涛看来,AED安装后,学生们会对设备感到好奇,学校可开设专门的急救知识学习课程,将生命健康教育融入校园。她举例,小学阶段的急救教育,主要是教会孩子拨打急救电话、求救等基本常识;进入中学,可以安排学生逐步接触一些简单处理、包扎伤口等急救方法;初三到高中阶段,可以通过专业培训与指导,熟练掌握AED等简单设备的使用方法。


“应该在校园开展正确的健康知识宣传,引导学生及家长乃至更多的人关注心脏健康,提高公众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意识。”王涛表示。


新京报记者 倪伟 冯琪

编辑 白爽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