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倪伟)北京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1月21日开幕,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冯远征今年带来两个提案,建议设立北京国际戏剧节和戏剧类奖项。

 

戏剧戏曲演员如何得到更多的认可,年轻戏剧人如何得到更好的成长环境,冯远征在多次发言中均有提及。他所在的北京人艺正面临又一次新老交替,近几年正以多种方式探索人才培养途径,去年《雷雨》新班底亮相,没有招来多少骂,他感觉很欣慰,我们当时接茶馆的时候被骂很惨,现在的观众很包容”。

 

谈及最近走红的表演类综艺节目,冯远征认为好演员在节目中被观众看见,其实他们本身就是很好的演员。但他认为一个节目不可能培养出一个演员,很难讨论演技问题,“几乎所有的作品都是以哭为结局你不哭,把观众惹,你不笑,把观众逗笑了我觉得才是好的表演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冯远征。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谈提案:北京需要一个国际戏剧节,与国际戏剧人交流合作

 

新京报:你今年的提案建议设立北京国际戏剧节,为什么会提出这个建议?

 

冯远征:今年我带来两个提案,一个是关于在北京创办国际戏剧节,另一个涉及戏剧奖项。

 

北京有北京人艺、国家话剧院国家大剧院天桥中心等戏剧机构,以及京剧昆曲等很多剧种,戏剧领域很多优秀人才都集中在北京,应该有一个能汇集全国乃至世界戏剧家共同的节日所以我希望能够有一个北京国际戏剧节,对于推动北京中国戏剧文化发展有很大好处,可以成为世界戏剧的一个交流平台

 

国际戏剧节对国内戏剧从业者肯定会开阔眼界,走出去请进来,现在单打独斗的很多,比如北京人艺也有戏剧邀请展,每年大概请两三个外国剧团过来。这样的交流还是太少,如果有一个国际戏剧节,可以通过政府行为专家团专门在全世界寻找中国交流的艺术院团。戏剧可以把中国和国外艺术家联系到一起,合作去创作戏剧。每年可以设置不同的主题,比如分别以表演剧本、导演为主,让全世界艺术家能够交流。

 

不仅仅把人请进来演一下戏,而是让国外艺术家认识中国艺术,也能够让中国艺术家接触到世界的艺术家,认识世界上现在最先进的方式是什么,我们可以去学习我们最优秀的艺术形式是什么样的,比如说戏曲里的很多东西

 

关于奖项的提案,现在国家对设立奖项要求很严,我年参加梅花奖的初评,评委就特别感慨,戏剧除了梅花以外没有别的奖项而且戏剧梅花奖只针对演员,两年只15个名额,全国这么多剧种院团演员,限定45岁之下很多优秀演员可能因为年龄问题就错过了所以我觉得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应该有这样一个权威性奖项,乃至辐射到全国,甚至最后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奖项

 

 谈抗疫话剧:两个月排演《社区居委会》,多次深入街道体验一线抗疫

 

新京报:疫情防控是今年两会的热点主题之一。疫情对北京人艺的排练演出也造成了影响,现在演出市场恢复得怎么样?去年北京人艺还在疫情期间很快推出了抗疫主题话剧《社区居委会》,这出戏有什么亮点?

 

冯远征:按照防疫规定,自从上座率恢复到75%之后,我们一直保持在75%,而且票房还不错,每回基本都能够卖满。关于《社区居委会》,其实剧院当时并没有急于打造一部这样的戏,我们在寻找一种方式,就是符合人艺特色的抗疫主题戏剧结果,正好李龙吟老师把《社区居委会》这个戏投稿到我们这里,我们感觉这就是人艺可以驾驭的一个题材

 

可能很多剧团排演抗疫戏关注的主要是医生,但其实社区也是抗疫一线,社区可能不如医院那么危险,但工作更繁杂社区居委会能够体现出基层干部日常生活和面对疫情的巨大压力,以及他们的家庭生活受到什么样的冲击这种题材对于人艺来说是得心应手的,也是最接地气的而这个戏又没那么沉重,北京人的大度幽默疫情当中发生的一些错位事情,产生一些喜剧因素,能够在体验,当然也有悲壮的元素。

 

排演过程中,我们举全院之力,用年轻的阵容,当时也想到了用不用演员班底,但最后决定是用年轻的、开始走向成熟的演员来演,而不是完全靠大腕明星吸引观众

 

新京报:如此短的时间推出新戏,有没有一些打破常规的做法?

 

冯远征:北京人艺历史上有几次打破常规,一次是2003年非典,用一个多月时间排出了《北街南院》。2008年汶川地震,我们用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反映北京人对待四川地震的态度,推出了《生活》。这次《社区居委会》也是2个月排出来,搬上舞台

 

虽然是非常规创作,我们更严谨,创作几次下街道深入体验,剧中一些情节完全就是从生活中来,很多演员对于角色的定位,也是从生活中去寻找原型。这种情况下,可能不太符合正常艺术规律,这种戏必须在这种时候推出的话,一定要有自己的创作规律或自己的创作特点才能够完成。我这个戏打80分,毕竟是短期创作出来的,还需要在舞台上不断打磨就像当年的茶馆,老艺术家把演成了100分,但是当我们接过来的时候,可能也就60分70分,但是走到今天可能已经达到了90分或者95分经过20年的时间打磨一个戏,这就是经典。这次年轻演员非常用心,用尽他们的全力,当然在艺术上还是有一定差距,但我认为这个戏不能单纯艺术标准去衡量。

 

 谈演员交替:可能会经历一段低潮期,不会像我们当时那么惨

 

新京报:北京人艺现在面临青年演员交接,你们这代演员刚接班的时候也遭遇过质疑,现在年轻演员团体是什么样的状态

 

冯远征:我们前些年其实有点儿忽视青年的培养,因为近十年我们的演出非常火爆,很多经典一放票就卖光了,我们可能觉得现在还好啊,还有这些人撑着近几年我们突然发现,这一代演员再过几年基本退休了,那么年轻人怎么办?突然有一种紧迫感

 

所以一方面在招收应届毕业生加大力度,一年有五个名额,有时还不一定能招满,因为我们对演员比较高的要求2019年我们经过两年多的讨论和构思,终于办了一期表演学员培训班,这是北京人艺历史上第一次用这样的方式招收已经从艺术院校毕业的学生,有的已经十多年的工作经历,我们用一年时间打磨他们,请最好的师资给他们培训,到今年年初已经顺利结业,而且大部分都被人艺签约,这也是一种方式。

 

去年在曹禺先生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的纪念活动中,雷雨全新的班底已经亮相,观众对他们基本认可,我也觉得很欣慰,没有招来骂声接班还算是顺利的我们这一代退下去,新一代上来,可能会有一段相对低潮的阶段,但我认为不会像我们当时那么惨我们当时接茶馆的时候被骂很惨,现在的观众很包容,观众年龄越来越低,对过去老演员的认知并不多,所以他们对话剧的接受也不是仅仅看脸,看的是戏,我倒不太担心年轻演员会有我们当初那样强大挫败感

 

新京报:观众熟悉的大腕儿明星对演出也是很重要的,有没有在有意去培养新一代的大腕儿

 

冯远征:观众关注大腕儿是必然的,每一个剧团都会有台柱子,这些台柱子一定有自己的观众群北京人艺也是一样我们这一代演员,就是所谓现在的这些台柱子,其实绝大部分都是从影视剧火起来的,从影视剧观众中带动一部分走进剧场

 

但是我们更多是希望演员首先在舞台上打磨自己,我们对年轻演员有很高要求,希望能够在舞台上先立住了,然后再出去,可以拍一些影视作品,能够获得一些现在说的流量”,名气,对于人艺将来剧目推广也有一定的好处。今年对北京人艺又是一个新起点,北京国际戏剧中心即将建成,里面有两个剧场,到时候人艺就有五个剧场了。当然随之而来的也是压力,演出剧目多起来。但是演出不会挤压排练的时间,反而要延长排练时间,为了能够打造出更多好看的精品

 

 谈表演类综艺:几乎都以哭为结局,可能会误导观众什么是好表演

 

新京报:近几年多档表演类综艺节目走红对于演技的探讨比以前更多,你觉得现在观众对演技更加重视吗?

 

冯远征:观众对演技肯定重视的,但综艺节目就是真人秀,不可能通过一个节目就能成为演技派。有一些好演员在那儿,大家觉得,哎呦,演技真好,其实他平时就是不错的演员,只是现在展示出来了但如果想通过一个节目就让素人成为优秀演员不可能,专业艺术院校还得学4年呢。

 

往后的政协提案会考虑关于艺术人才培养的问题怎样能做好艺术人才培养难道扩招就可以吗?其实不是我认为恰恰应该回到过去,艺术人才培养应该是精英式的教育。过去是5个老师带一个班20个学生,现在两个老师带一个班80个学生,过去一个人一周上一个小时声乐课,现在一周只能上十分钟,他怎么能够进步呢?

 

新京报:从另外一个方面看,这些表演类节目让观众参与到表演讨论,以前看到的都是成品,现在可以去讨论什么是好的表演,什么是不好的。这对于观众了解表演行业是不是也有一定的价值?

 

冯远征:但是那不一定就是最好的表演。我偶尔会看一下,几乎所有的作品都是以哭为结局,然后大家都说真好难道哭就是最高境界吗?你不哭,把观众惹,你不笑,把观众逗笑了我觉得才是好的表演所以反过来说甚至有时候这种综艺会误导观众,认为这就是最好的表演。我觉得就是综艺,不要去探讨演技的问题。

 

新京报:一些流量明星参演的影视作品被诟病,认为演技不佳,你怎么看待“流量”演员参演的戏,会不会拉低表演的标准?

 

冯远征:这是市场需求,市场需要他们露脸,有人愿意买票,这不能拿演技去衡量,去拿市场衡量就可以了观众看好的表演,可以去看文艺片,看好演员的表演我觉得这是正常现象,演技的演员不一定有流量,但是一定有他的价值,而且价值更深远“流量”明星闪一下就过去了,但好演员要演一辈子戏,是两个概念

 

现在很多玄幻戏做很花哨,有人喜欢那种感官刺激,这是正常的,制片方就得用流量去收回投资。而文艺片本来就是小众的,带有探索性观众必须有颗文艺的心,可以静下来静静欣赏文艺片对观众也是有要求的话剧是小众,一场最多就一千多观众,但就有人愿意静静坐在剧场里看话剧,所以只要市场提供不同产品的选择,让观众各取所需就可以


新京报记者 倪伟 摄影记者 王飞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