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杨菲菲)“教育部要求是500:1,就是500个学生配一个心理教师,但实际上很多学校达不到。”1月23日,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正式开幕。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教研员南海涛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今年关注的是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建议有关部门加快工作,增加学校心理教师数量、编制统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南海涛告诉记者,这并非“一时兴起”,自己曾在网上学习心理学的课程,“听完之后我感觉所有人都应该接受系统的心理学教育。”从去年开始,她就已经关注到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在南海涛看来,虽然教育部、北京市都有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文件出台,但目前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文件要求是500个学生配一个心理教师。但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得比较好的区,目前也只能做到1000:1,这还是把兼职的心理教师算进去。”南海涛告诉记者,调研中发现很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师配备不足,具备专业知识、有一定资质和水平的则更少,“特别突出的是小学基本上没有专业的心理教师,基本上都是兼职。初高中好一点,专职心理教师大概能占到80%。”

 

在南海涛看来,心理教师数量不足直接制约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情况。“为什么心理教师数量这么少?”南海涛了解到,由于学校教师编制数量有限,在招聘新教师时更多地会倾斜给主科目教师,“建议学校多招一些心理教师,增加专业的心理教师数量。”

 

学生多久上一次心理健康教育课?南海涛了解到,北京并没有明确的文件规定,但在北京市教委召开的一些工作会议上,要求是非毕业年级每班每周至少开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为必修课。在调研中,南海涛发现,北京市中小学中,能够达到这一要求的中学大约有85%,达不到要求的15%学校以高中居多;小学基本做不到。“实际上学生的课业压力、课业负担最重的就是高中。其实越到高学段、越到毕业年级,越应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帮助学生疏解压力、建立自我认知。”

 

此外,南海涛还建议增加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统编教材,“现在老师们是自己选择一些书籍作为心理健康课的参考资料,比如首师大、北师大出版社的一些书籍。没有统编教材就没有一个系统的学习,而且教研员也没法儿给教师进行一个比较有规划的指导。”


新京报记者 杨菲菲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