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增2例确诊病例详情公布,1人曾三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新京报我们视频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发展变化中。据报道,1月23日0时至24时,北京新增2例本地确诊病例,均位于大兴区天宫院街道。而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市卫健委在1月24日公布这些新增病例情况时,为保护患者隐私,首次隐去了年龄和性别,仅表述为“病例1、病例2”。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流调报告已经成为社会了解疫情传播信息,以及提升社会防疫效率的一个重要窗口和手段。公开流调报告,关乎防疫大局,但也要平衡好对个人隐私的保护。既保障疫情防控之需,又避免对个体权益造成伤害,北京此次“只提地点不提人”的防疫信息通报,正好作出了新的示范。


此前一天,上海的相关通报,也止步于“涉及区域和场所”,而隐去了病例的性别、年龄、籍贯、工作等个人信息,同样获得了舆论好评。这是因为,常态化防控一年以来,由流调报告所衍生出的与疫情防控无关的话题、流量乃至伤害,时有出现。像一些病例的个人隐私被泄露,生活细节被放大、评议,一些病例还因此遭致网络暴力,都现实地提醒,流调报告中的个人信息公开,应精准拿捏好度。


因此,北京等地在最新的流调报告上所展示出的“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新气象,已然是对上述“痛点”的直接回应,也是涉疫信息通报方式的改进和优化。


事实上,包括流调报告在内的防疫工作,本就是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只有根据具体情况,适时作出调整,才能最大程度实现趋利避害。“事无巨细”的流调报告公开范式,在过去的确契合了社会对于涉疫信息的知情权。但随着一些流调信息在传播中走样、变形,甚至成为个人隐私泄露的豁口,社会也越来越意识到,平衡好防疫信息公开和个人隐私保护的重要性。


2020年7月8日,工作人员在北京海淀疾控办公室查看石景山万达女子的流调报告。新京报记者 韩沁珂/摄


应该看到,缺乏必要取舍的流调报告,不仅可能伤害个人隐私,也可能伤及防疫效率。一者,个人信息的过度披露,很容易转移社会对于疫情本身的关注;二来,不加“过滤”的病例信息公示,加剧了社会对于隐私信息泄露的担忧,也直接增加了社会对于流调的顾虑,从而影响参与流调的积极性。就此而言,有取舍地精准公布流调信息,也是为疫情防控大局服务。


当然,流调报告更加有意识地保护好个人隐私,并不是以牺牲有效防疫信息的公开为前提。要知道,流调报告公开的主要目的,只是为了帮助社会更好地了解疫情传播信息,而不是为了公示放大具体病例的个人信息。那么,很明显,隐去病例的年龄、性别、籍贯、工作等与疫情防控关联性不高的个人信息,并不影响流调报告之于社会的参考、警示意义。相反,这更有利于社会真正把注意力聚焦在防疫之上。


“只提地点不提人”的流调信息公示,恰恰凸显的是对“人”的重视。疫情防控本质上是为了人的安全,而个人信息安全,同样是现代人“安全感”须臾不可离的一部分。参与流调的所有人都是配合防疫需要,提交个人信息,也只是一种隐私权的让渡而非放弃。在流调信息的公示上,尽力保护好他们的个人隐私,有利于让全社会更加尊重病例的个人权益,如少一点歧视、少一点对他们个人生活的粗暴指点等。这也是以实际行动重申,“我们的敌人是病毒,而不是感染者”。


为此,可以说,北京等地在疫情信息通报中更加注重个人隐私保护的价值取向,为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流调报告公开,确立了一种新的范式。有理由相信,此举将在更多地方得到响应和复制,真正实现防疫和个人信息保护的双赢。


编辑:何睿   校对:杨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