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如何理解2021年的经济预期目标?如何看待宏观政策的方向?新京报举办2021全国两会经济策论坛,邀请经济学者解读2021政府工作报告,嘉宾包括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曹远征。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曹远征表示,碳达峰和碳中和是重大战略安排,也是全球性的问题。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全球需求都是不足的,出现全球性的产能过剩,需求不足很重要的问题是新的需求方向在什么地方不是很清楚。太空移民还比较遥远,要继续留在地球,就需要保护家园,最重要的是控制气候变暖和生态恶化,经济可持续增长,这就是巴黎气候协定最核心的含义。中国政府加入巴黎气候协定,美国也已经重新加入,全球形成控制碳排放的一致性行动。


曹远征提出,我国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这创造了很大的投资空间。在2050年全球温度控制在2摄氏度的情况下,投资空间可能超过100万亿元;如果控制在1.5摄氏度,投资空间将达到138万亿元。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创造了新的投资需求,从而带动经济增长。


与此同时,在其他卡脖子技术方面中国与国际水平还存在差距,但在低碳技术方面,中国是在引领,比如光电、风电这些新能源的采用。如果能把这个潜在力量发挥出来,创造新的投资空间,就会为带动经济增长、引领全球化创造一个新的环境。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尽快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曹远征表示,希望方案尽快出台,转化为新的投资空间。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顾志娟 程维妙 侯润芳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李世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