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郭铁)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日前公布GB 5420-2021《干酪》新国标。据业内人士解读,新国标最大的亮点是删除了原国标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等致病菌项及指示菌酵母、霉菌,进口干酪种类将不再受限。

 

根据新国标定义,干酪又称奶酪,指成熟或未成熟的软质、半硬质、硬质或特硬质、可有包衣的乳制品,其中乳清蛋白或酪蛋白比例不超过牛(或其他奶畜)乳中的相应比例(乳清干酪除外)。无论采取何种工艺,其中均可添加白砂糖、大蒜、辣椒等有特定风味的其他食品原料,但添加量不得超过8%。


 

荷兰皇家菲仕兰中国高级副总裁杨国超此前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干酪》新国标最大的亮点是将原国标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等致病菌项删除,改为应符合GB 299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致病菌限量》的规定,同时将指示菌酵母、霉菌进行删除。

 

根据国家卫健委的编制说明,干酪是经微生物发酵制得的产品(注:通常以巴氏奶为主要原料),微生物包括细菌、霉菌、酵母菌,赋予不同品种的干酪特有的滋味、气味、外观和组织结构。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澳新、美国和法国等干酪标准中,也没有酵母、霉菌的限量指标。

 

在所有乳制品中,干酪种类最多,被国际乳品联合会(IDF)认可的品种大约有500多种,干酪大国法国号称有1500多种干酪,其组织状态、气味均不相同,故新国标将原标准中的感官要求修改为“具有该类产品应有的组织状态”。


 

杨国超告诉新京报记者,《干酪》新标准实施后,进口干酪种类将不再受限,会进一步丰富国内市场供应,促进国内再制干酪生产企业的原料与产品创新。由于国内缺乏天然干酪生产企业,新标准对相关外资企业来说是种利好。

 

中国奶业协会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干酪进口量10.8万吨,国内有奶酪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约45家,其中有产量的企业不到20家,2017年产量仅约4万吨,而以国内奶源为原料的自产各类奶酪估计年产不足1万吨,且品种限于再制奶酪、新鲜奶酪、俄式鞍达硬制奶酪。

 

新京报记者 郭铁 图片来源 标准截图

编辑 李严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