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杨菲菲 摄影记者 郑新洽)“四个人为一组,每个区一个人,跟着地上’小脚丫‘站……”3月27日,北京大学邱德拔体育馆内的疫苗接种现场,秩序井然。当天上午,北京大学在校生疫苗集中接种工作正式启动,学生于3月27日至28日集中接种新冠疫苗。

 

记者了解到,北京市专门制定了高校疫苗接种工作方案,随着学生返京返校,首都高校已经进入疫苗全面接种期。截至3月26日,首都各高校已累计接种师生员工52万人。

 

3月27日,北京大学在校生疫苗集中接种工作正式启动。摄影/新京报记者 郑新洽


现场设置不同区域,学生分批有序接种疫苗

 

3月27日下午2点,记者来到了北京大学邱德拔体育馆疫苗接种现场。

 

北京大学介绍,现场接种点一共设置了6个工作区,包括测温区、知情同意书签订及健康问询区、信息登记区、疫苗接种区、留置观察及应急处置区、供物资储存冷链区,各区域都摆放了统一标识的指示牌,以便学生快速定位、有序接种。

 

“四个人为一组,每个区一个人,跟着地上的‘小脚丫’站……”按照现场志愿者的指引,学生们分时段、分批次、安全、有序地进入场内的“知情同意区”,上交知情同意书,按照引导接种疫苗。记者注意到,在体育馆的地面上粘贴了许多小标签,有圆圆的小脚丫标识,也有写着“等待线”的一米标识线等。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学生张琨告诉记者,从进入场馆到完成疫苗接种,总共不超过5分钟时间,“有志愿者在一旁引导,审核好知情同意书之后,刷身份证就可以直接打疫苗了。打疫苗的过程也比我之前想的快,一下子就结束了。”


现场接种点一共设置了6个接种工作区。摄影/新京报记者 郑新洽

 

560位大学生成为疫苗接种志愿者

 

“您好,麻烦单子给我看下。谢谢。”在体育馆的一个出口处,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吴同学对经过的每位同学重复说着这句话。3月27日中午12点半,吴同学就已经到达接种现场做准备,下午5点学生全部接种完才离开。

 

吴同学告诉记者,他是一名大一新生,主要工作是确保离场的同学留观时间满30分钟、没有身体不适的现象,“单子上都写好了时间,所以我主要看时间够不够。如果接种的同学有头晕或者其他不舒服的情况,现场有医护人员,我可以帮忙引导。”

 

在吴同学看来,做疫苗接种的志愿者也是“尽自己所能为抗疫出一份力”。

 

记者注意到,像吴同学一样的志愿者还有很多。3月19日,北京大学校团委发布疫苗接种服务志愿者招募推送,短短4个小时内,735名学生自发提交了报名申请。根据疫苗接种工作细化岗位分工对学生志愿者的需求,560名学生成为疫苗接种第一针工作的志愿者。北京大学团委志愿者工作负责人李老师介绍,“外场有志愿者服务站,主要是为需要的同学提供饮用水、小零食和志愿帮助等,还有口罩等防疫物资。内场的志愿者有些负责引导,有些负责测量体温。”

 

学生在疫苗接种现场有序排队,等待接种。摄影/新京报记者 郑新洽


当日,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联合北京电影学院拍摄的首都高校新冠疫苗接种公益宣传片也正式发布。宣传片中,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师生代表向全社会发出了“疫苗接种、人人尽责”“接种新冠疫苗、共筑免疫长城”的号召。


新京报记者 杨菲菲 摄影记者 郑新洽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李项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