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冯琪)4月20日,清华大学与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推进多项合作,如面向海淀区学习者开放(部分)清华大学优质通识课程、面向海淀区开展“校园开放日”活动、打造高层次引领性教育培训平台、清华校友企业家走进海淀等。

 

“大学要自觉地把自己当做社区的一部分。”签约仪式上,清华大学校长邱勇说道。据悉,清华大学结合110周年校庆,提出“110”计划,“110”=“1”+“10”,其中“1”为1个理念(大学与社区新型伙伴关系),“10”为10项行动方案(服务具体事项)。

 

服务北京市海淀区的10项具体举措包括:“新清河实验”持续升级;清华-海淀志愿行动;学生社团在海淀;加强法学院与区司法机关交流共建;打造高层次引领性教育培训平台;依托建筑规划等优势学科,发挥智库平台作用,参与区重要决策研究;发挥在线课程优势,助力终身学习;清华-海淀“校园开放日”; 通过i-Center等助力海淀基础教育;清华校友企业家走进海淀等。

 

开放高校优质资源,服务海淀区教育需求

 

《合作备忘录》中提出,清华大学将利用在线方式开放优质通识课程、组织公益讲座,服务海淀区学习者终身学习的需要。例如,为海淀区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提供高质量培训服务;以及开放(部分)清华大学优质通识课程,组织一批公益讲座,推出一批高质量在线继续教育学分课程,开放优质慕课,服务海淀区学习者终身学习的需要。

 

同时,清华大学表示,可以充分发挥i-Center等校内教学资源优势,面向海淀区企业开展培训、面向中小学开展双创教育实践实训活动,包括开设技术创新方法培训班、开设AI创业训练,与海淀区教委或所属机构共同开发和普及科技创新课程等。

 

清华大学还提出,可以面向领军企业家、产业科技人才、党政干部队伍、园区管服队伍等人才建设,与区委区政府联合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型、战略型、创新型、国际化的高层次引领性教育培训平台,通过直播云课堂、名家讲堂、圆桌论坛、高端培训、商务沙龙、区内领军产业访学、国际游学等形式展开相关培训、文化交流等活动。

 

据备忘录,清华大学还可以定期面向海淀区开展“校园开放日”活动,依托艺术博物馆、美术学院等组织“清华大学-海淀区美育教育日”活动,定期开展“海淀区走进清华实验室”活动,在疫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向海淀区公众开放学校文体场地、校园参观等,推动校园资源向社会共享。

 

清华大学表示,还将积极参与海淀区老龄大学建设,组织相关院系教师提供建议指导,并组织校内师生通过志愿服务、讲座培训、座谈交流、主题学习等方式,广泛开展丰富而多样化的活动。

 

鼓励学生走进海淀区参与实践、考察及志愿活动

 

合作备忘录显示,清华大学还鼓励国际学生走进海淀区,了解中国社会实情并开展青年交流。组织清华国际留学生参访海淀区园区、企业以及创新载体,进行参观考察,引导他们对海淀创新创业环境进行直观体验。

 

同时,清华大学将发挥200余家学生社团作用,积极参与海淀区环境美化、素质教育、文化传播等方面工作,如“粉刷匠工作室协会”为打工子弟小学开展校舍美化、“学生心理协会”为中小学生提供心理健康讲座和交流指导、“无障碍发展研究协会”为社区无障碍设施建设开展调研并提供建议等。

 

清华-海淀志愿行动也是备忘录中的重要一项。据悉,清华大学将成立河湖清洁保护志愿服务队,在京密引水渠等重点河流湖泊,开展节水护水、河湖清洁志愿服务活动等。

 

另外,清华大学提出,加强法学院与区司法机关交流共建,续签与海淀区人民法院深化合作、加强实践基地共建的协议。

 

具体内容包括,海淀区人民法院继续接收法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专业实践和庭审观摩,接收博士生完成必修实践环节;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双方共享研究资料、案例、前沿资讯等资源并开展合作研究;法学院聘请海淀区法院专家型法官担任法律硕士校外联合导师;海淀区法院聘请法学院专家作为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为法院各类疑难、复杂案件、司法改革举措、有关重大决策等提供专家咨询意见等。


记者 冯琪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李世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