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杨菲菲)“两年来,孩子们轮流每天录制一段音频,为千里之外的留守儿童读名著讲故事……”4 月 26 日,在北京市第三届大中小幼教师同台讲述我(我们)的育人故事活动的启动仪式上,史家教育集团校长王欢分享了该校学生用声音陪伴留守儿童的故事。


大中小幼教师同台讲述我(我们)的育人故事活动是北京市搭建的促进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的重要活动平台。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活动更加强调持续性、系列性的设计,引领广大学校和教师广泛参与。

 

大中小幼五位老师、校长现场讲述育人故事

 

“优秀的学生大多是相似的,有问题的学生各有各的问题。”北京市第八中学校长王俊成现场分享了该校一名2019届高三学生的故事。

 

“他能力优秀、学习成绩不错但有短板且不稳定,数学、物理曾拿过年级第一,但英语最差的时候能考到年级200名。”王俊成把学生请到办公室谈心。

 

“我真诚地跟他讲,如果只是为自己的面子学习而不是‘为祖国而学习’,那就不是学校要求的‘志向高远’,也就很难成为未来的民族精英、国家栋梁。”王俊成说,后来这名学生虽然成绩并不是最突出的,但因为“三观”正、境界高,发展比较全面而且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被评为该校的优秀毕业生。

 

“中国教育一定要有影响世界教育的成绩。中国教育人要有这样的使命,小学老师要有这样的大志向。”王欢分享了在探索教育改革中,学校教师研发教材的经历,“15个由各学科教师组成的研发共同体,集合了近300名教师志愿者开始研发。”最终,《漫步国博》《博悟之旅》《博物亲子研学》等教材顺利出版,并成功开发了由学校主导的馆校结合的系列博物馆课程,这项改革被评为2018年度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从博物课程到博悟的理念。随着课程意识的觉醒,我们的课程不止于课堂,学习不止于教室。”王欢表示,要突显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致力于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寻求解决之道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地打开成长的无限可能。

 

当日,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王易,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校长段福生以及丰台区第一幼儿园教育集团教学园长赵秀敏也分享了自己学校的育人故事。

 

百所德育基地校率先行动

 

“站在百年节点,讲好首都教师‘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教育故事,让教育工作者更好体悟育人‘育德’要义,‘立德树人’的内涵,提炼首都教师育人实践智慧,使之成为德育教育的精神财富和美丽风景线。”在启动仪式上,北京市德育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党委书记申敬红向全市百余所德育基地校发出倡议,各基地校要率先做起来,率先讲起来,挖掘展示更多生动、鲜活的育人实践故事。

 

记者了解到,启动仪式之后,在中国人民大学、昌平职业学校、北京市第八中学、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小学、丰台区第一幼儿园和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还将陆续举办高质量的交流展示活动。

 

此后,北京市将在广泛开展讲述活动的基础上,组建由10至15名大中小幼各学段、老中青各梯队优秀教师代表组成的宣讲团,结合庆祝第37个教师节,举办第三届北京市大中小幼教师同台讲述我(我们)的育人故事分享会。


新京报记者 杨菲菲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