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数首次突破5万例;甲状腺癌、女性乳腺癌和结直肠癌发病率明显增长;不论男性和女性,恶性肿瘤死亡首位均为肺癌,其次是结直肠癌。4月28日,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简称北京市肿瘤防办)正式发布《2020北京肿瘤登记年报》。这是北京市首次以年报形式面向社会公开发布本市居民恶性肿瘤监测数据。

 

为何2020年的北京肿瘤登记年报,数据却是2017年的?对此,北京市肿瘤防办副主任王宁解释,全球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调查都普遍存在这个现象,时间滞后与肿瘤疾病的整个监测体系相关。根据世卫组织的要求,肿瘤数据收集要求完整性,需要从确诊、跟踪治疗效果到最终拿到死亡医学证明书,因而全球发布的肿瘤登记数据往往滞后三年。


【解读】

恶性肿瘤发病率逐渐升高




2017年,北京市户籍居民恶性肿瘤新发病例50070例,首次突破5万例,发病率为367.88/10万,10年间年均变化百分比为2.11%,呈上升趋势,尤其是甲状腺癌、女性乳腺癌和结直肠癌发病率明显增长。

 

全市恶性肿瘤死亡报告26047例,死亡率为191.38/10万,10年间年均变化百分比为-1.06%,呈下降趋势。

 

王宁解释,死亡率下降与结直肠癌、乳腺癌及甲状腺癌发病率较高、预后较好有关。同时,也与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居民健康意识增强、癌症筛查等防治工作取得综合成效有关。

 

男性肿瘤死亡率高于女性




男性肿瘤发病率低于女性,男女发病比约为1:1.1;死亡率高于女性,男女死亡比约为1.6:1。男性发病顺位前五位依次为肺癌、结直肠癌、肝癌、胃癌和前列腺癌,女性发病顺位前五位依次为乳腺癌、肺癌、甲状腺癌、结直肠癌和子宫体癌。不论男性和女性,恶性肿瘤死亡首位均为肺癌,其次是结直肠癌。

 

甲状腺癌是近几年最为关注的癌种,2017年新增4672例,占全部新发癌症的9.33%,位居恶性肿瘤发病第四位;死亡病例数为110例,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0.42%,位居恶性肿瘤死亡第22位。

 

发病人群以老年群体为主




北京市恶性肿瘤发病率自20岁-24岁开始快速上升,于80-84岁达到高峰,老年群体占所有新发病例49.1%。

 

从地域分布看,北京市城区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于郊区,死亡率低于郊区。除诊疗水平的差异外,主要是由于郊区食管癌、肝癌和胃癌等治疗效果较差的肿瘤占比高于城区。

 

针对居民高发癌症,北京市采取一系列癌症防控措施,不断提升管理效率与数据管理质量,为政府制定有效的癌症二级防控策略和高危居民精准管理积累了宝贵经验与数据支持。

  

新京报记者 王卡拉

校对 李项玲

供图 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