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官手记│守垃圾桶的人应该站在每个人的心里


最近这段时间,新京报时政新闻部的小伙伴们都在“翻垃圾”。《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将满一周年,我们也将在这一重要节点推出系列报道。


北京的生活垃圾分类情况怎么样了?有这样一组数据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问题:今年4月份,北京家庭厨余分出量为3878吨/日,比《条例》实施前增长了11.6倍。


“大家确实在分类”,不只是数据,通过持续的走访,我们也发现,几乎所有小区都有了标准化的分类垃圾桶,相当数量的市民也初步养成了垃圾分类的习惯。但乱扔、分类不细致、不入桶等问题依然存在。有市民甚至坦言,时至今日,他几乎没有进行过几次垃圾分类。


在近两周的走访中,我听到了一些值得城市管理者注意的声音。有市民反映,他们之所以不愿意进行垃圾分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垃圾箱周边的环境实在是不尽如人意,一些垃圾箱外总是布满了污渍,脚踏板经常是损坏状态无法使用,拉环也总黑黢黢的,“真是下不去手”。


不过,一些社区也正在想办法。在海淀,就有社区投入了感应式垃圾桶,只需轻轻一挥手,桶盖便会自动缓缓张开。


可由于场地、资金的限制,这样智能化的垃圾桶并不可能走进北京的每一个小区。在一些胡同区中,由于空间狭小,居民们还需要忍受垃圾箱就放在自家窗根下的苦恼。


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回收市场不健全,装修垃圾、大件垃圾暂存收运设施和拆解难等问题同样是个麻烦事儿。很多市民反映,自己小区内根本没有大件垃圾存放处,垃圾桶里也放不下,只能是随意堆在垃圾桶旁边。


我们不禁要问,垃圾分类这样一件看似举手之劳的事情,为何推行起来会遇到如此多的困难和挑战?


其实我想说,垃圾分类与否,与一个人的素质高低并没有太多紧密的联系,其根本上还是长期以来养成的生活习惯和社会环境。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学校、社区、单位、企业也不妨多组织一些体验垃圾分类的活动,让公众更多地了解垃圾分类知识,学会辨别垃圾。真正把垃圾分类当成自己的事,克服畏难情绪,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实践。我也始终相信,通过全社会的努力,久久为功,坚持下去,让“垃圾分类”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并逐步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


写完这篇手记,我得赶紧去收拾下自家的垃圾箱,看看有没有正确分类。


那么,屏幕前的您呢?


新京报记者 裴剑飞 景如月 周博华 视频报道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