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肖隆平) 4月28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的一正三副负责人正式亮相。据新华社电,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任命王贺胜为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常继乐、沈洪兵、孙阳为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


此前,在国家卫健委的内设机构也有“疾病预防控制局”。该局成立于2006年前后,由当时的卫生部疾病控制司更名为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调剂80名事业编制,实行公务员管理。


业内专家分析称,新机构的职能将更加强大、更加系统集成,有利于更好应对重大疫情与突发公卫事件,促进医防协同。


而在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杭州市政协副主席、民进杭州市委员会主委谢双成恰好提交了一份提案——《设立国家疾病预防控制管理局,加快疾控体系现代化建设》(案号:W05490)。


新京报记者为此采访了谢双成。他回应,之所以在2020年全国“两会”上提交这样一份提案,也是因为2003年参与了抗击“非典”的相关工作,对疫情有所了解。2020年3月-4月,谢双成通过到杭州市本级及江干、西湖、富阳、桐庐、建德等区县(市)调研疫情防控工作,逐渐形成了这份提案。


提案是对所有意见的一个汇总


新京报:你当时为何想到写这个提案?


谢双成:一个重要原因是去年3月30日至4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浙江视察调研时指出,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强战略谋划和前瞻布局,坚持平战结合,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我就把总书记提的这个要求,结合了专家们的一些想法,像钟南山院士、高福院士等业内人士在不同场合呼吁,要提高疾控中心的地位,提高它的行政权。正好当时,杭州市四套班子每个负责人都有到下辖区调研疫情防控情况的任务,我就把与一些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调研时所谈到的想法、建议综合起来,写了这么一份提案。


虽然我不是学医的,但因为2003年抗击“非典”时,我也参与完成了一些相关工作。因此,对疫情也有所了解。去年参加“两会”,我写了三份提案,其中两份跟疫情有关系。


新京报:是哪两个提案?


谢双成:一个是关于设立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的,当时的题目就是《设立国家疾病预防控制管理局,加快疾控体系现代化建设》,里面涉及到很多内容,第一个就是建议设立相关管理机构,还有关于资金、人员等内容。另一份是关于武汉抗疫成果的。


新京报:提案在网上没有公布前,你有给其他代表、委员商量过这个事吗?


谢双成:这是一份个人提案,没有跟其他代表、委员交流过。


“我尽了一个政协委员的职责”


新京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正式亮相”这个消息你是什么时候知道的?


谢双成:我的一个朋友告诉我说,“你的提案发挥作用了”,我问:“怎么发生作用了?”他说网上已经发布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成立的消息。你还是比较早告诉我这个信息的(注:记者于4月28日傍晚短信告知受访者该消息)。


新京报:你知道这个消息是什么感受?


谢双成:我很高兴。我的提案这么快时间就得到落实。所以,非常高兴。当然也非常感谢中央,特别是承办单位这么认真地去办理。


新京报:成立这个国家机构,你觉得跟你的提案有关系吗?


谢双成:我不能说完全有关系,但是我尽了一个政协委员的职责:呼吁设立这样一个机构。我想这是包括公众、专家学者、国家有关部门,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我无非是用这样的一种形式表现出来,以一个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履行应该履行的职能。


新京报:现在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正式成立了,你还有什么建议吗?


谢双成:现在只是国家局领导亮相了。真正的运营机构,我想后面会有包括人员编制、职责等相关信息的公布。中央层面的新机构职能落实到位后,从中央到地方,从上到下的机构改革也会推进,因为疾病预防不仅是看国家怎么做,省、市、县,也都要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来做好。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都将有相应的配套安排。


谢双成2020年全国“两会”提案内容摘要:


设立国家疾病预防控制管理局,建立符合国情的现代体制机制


建立职责明确、能级清晰、运转顺畅、保障有力的疾控体系和完善的管理机制。在体制上,把“疾控”列入国家公务员管理系列,参照目前中医药管理局构架设置,设立国家疾病预防控制管理局,使之成为主管疾病预防控制的独立的、权威的行政管理机构。改革完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对和重大疫情防控的应急体系,突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地位,改变重医疗轻疾控的现状。


加强法治建设和信息化建设


明确公共卫生法律地位,确定各级政府法定责任。及时修订完善《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野生动物保护法》等。依托医养护平台及公共卫生平台建设,打通“信息孤岛”,深度融合医疗服务信息、公共卫生基础信息、部门数据,运用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发挥信息化在疾控工作中的重要支撑作用。


加快疾控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疾控机构和高校的合作,落实“双导师”制度。拓展公共卫生复合型人才职业发展空间,打通疾控机构与医疗机构的人员双向流动通道。建立“首席公共卫生医官”制度,充分赋予其重大疫情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中的职责与权限。改革职称评聘制度,提高高级岗位比例。参照同级医疗机构的薪资水平,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


夯实公共卫生基层工作网底


乡镇(街道)、村一级均设立公共卫生委员会,落实疾控工作网格化管理职责。医共体设立公共卫生中心,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预防保健科室。学校设置保健科(医务室),有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设立医务室或者购买服务。改革现行的“公共卫生服务”方式,合力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一体化协同机制建设。县级疾控中心负责辖区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相关技术指导、评价、培训、信息管理等。


记者:肖隆平  编辑:柯锐、张笑缘  校对:李项玲  

投稿、合作、联系我们:futurecity@xjbsmartcit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