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版权局、国家电影局先后发声,明确严厉打击短视频侵权盗版行为,一时间,各大视频平台的影视剪辑、二次创作仿佛戴上了“紧箍咒”。

 

界定短视频侵犯版权的依据是什么?“三分钟看完××”系列要说再见了?视频平台在监管方面应该负起什么责任?

 

我们邀请到浙江京衡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部主任孔夏雨以及成都华宇新时代影视董事长、制片人牟方刚,深入聊了聊。

 

“用3-5分钟的视频将一小时的电影全部剧透,一定是侵权”

 


现如今,网络上各类影视相关短视频很多,如何界定它们是否侵犯版权?

 

孔夏雨认为,引用影视剧的某个片段进行评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但如果通过三五分钟的视频,将一部一小时左右的电影全部剧透了,那百分之百构成侵权。

 

牟方刚则表示,如果一部电影正在上映,却遭遇剧透式的剪辑,片方会承受很大的损失。

 

短视频平台在监管方面应该承担什么责任?



孔夏雨表示,视频平台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容服务提供商,另一种是储存空间服务提供商。如果出现侵权视频,前者要直接承担责任,后者不直接承担责任。

 

牟方刚认为,一些视频网站基于“避风港”的原则,认为自己只负有通知和删除的义务,这就导致权利人想要维权时,很难找到侵权人,“平台应该更多肩负起监督的任务”。

 

构建素材库,能拯救“二次创作”吗?



有网友建议,想要进行二次创作的“剪刀手”,可以自行购买影视作品的版权,这样就能规避侵权风险。

 

对此,站在版权方的角度,牟方刚表示赞成,“二次创作如果使用我们释放出来的素材,那么我们就在版权保护方面占据一定的主导权,二次创作的作者在流量方面也能得到一定保证。”

 

孔夏雨指出,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会涉及到演员的肖像权,版权方要将某个影视片段授权给其他对象,理论上还要征得演员的许可。

 

“为爱发电”而非为了盈利的二次创作,能免责吗?



孔夏雨表示,侵权就是侵权,建议专业的影视从业人员培养相关的法律常识,避免出现不懂法的“侵权”、“善意”的侵权。

 

新京报记者 郭薇 景如月 张畅 实习生 王方杰

编辑 张磊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