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了解自己的母亲?


小到穿衣的喜好、爱吃的菜、最喜欢的颜色,大到人生的种种选择、她如何成为你认识的那个妈妈。


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你忽然意识到自己与母亲隔阂太多?


或许是前几日小长假回家她突然开始和你唠叨邻居子女给父母带回了什么,或许是不知从何时起回家时不再在厨房张罗,取而代之的是她卧病在床的身影。视频电话的时候她摸着自己眼角的皱纹说“妈妈老了”,而你只能沉默着,无言以对。


她可能很擅长家务,也可能对照顾家庭一点也不得心应手,无论是哪一种,我们也许都抱怨过她不曾站在我们的立场,可是我们又何时从她的角度考虑过?如果让你以自己母亲的视角重新活一遍,你会看到什么?



“如果你看见过我曾见到的……”叶夫根尼娅生前总是这么说。这句话的那头是她的女儿沃丁。


女儿十岁那年,叶夫根尼娅自沉雷格尼茨河,留下两个女儿——一个10岁,一个4岁——和一个终日沉溺醉酒和俄语书籍的丈夫。直到那时,沃丁才意识到自己对她一无所知,唯一知道的只有她的姓名和她的来处,马里乌波尔。


母亲到底是谁?为什么她既不会做家务,也不会打理自己的生活,就连对自己的孩子都冷漠不已?近乎神经质的她每天收到噪音的折磨,以至于沃丁多年之后回忆小时候的母亲,都是她捂住耳朵跑出棚屋的场景。她没办法把面包片切整齐,所以女儿从没往学校带过课间餐;她不知道怎么打扫房间,所以家里近乎猪圈;甚至,她不会煮饭,有一次家人竟然在罗宋汤里吃到了纸钞……

沃丁是幸运的,凭借着少得可怜的线索,她逐渐揭开了母亲的身世之谜,也彻底颠覆了她对母亲的认知。母亲不再只是沃丁的母亲,而是一个在短短三十六年里经历了苏联内战、大清洗、乌克兰大饥荒、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时期的叶夫根尼娅。在成为“沃丁的母亲”之前,她首先是她自己。她在大学的结业考试中得了优秀,后来在女子中学教书,她的德语异乎寻常地流利,她和哥哥的关系好到以对方的名字来给自己的女儿取名,21岁那年她被德国劳动局雇来专门招募送往德国的强制劳工,三年后,自己被送往军工企业。


昔日的一切突然变得清晰起来,“曾经的陌生人变成了新的陌生人”,沃丁在《她来自马里乌波尔》中说道:


亲爱的上帝,请让我感觉我的母亲感觉到的,只要一瞬间就好。


而我们的母亲呢?


在成为母亲之前,她在做什么,她的生活是怎样的?


除了母亲,她还有哪些别的身份?


也曾像我们一样和自己的母亲闹过别扭吗?


如果我们把母亲看成母亲自己,那么她是不是就不会这么辛苦,我们是不是就更能理解她一些?


她首先是她自己,然后才是女儿,妻子,母亲。想问问她,问问这位与我们血肉相连的、最亲密的人,她的小时候、她的青春、她的同伴、她的爱情、她是如何看待我、她有后悔过生下我吗……在这个为母亲创立的节日里,我们与新京报·书评周刊一起,邀请你来进行一场孩子与母亲的线上对话。


5月9日-5月16日,我们将开启“妈妈,我想问……”线上接龙活动。活动具体参与方式如下:


第一步

扫描下方小程序码,进入对话间

第二步

你可以


以孩子的视角

TO MY MOTHER


点击“我要接龙”

问出你最想问母亲的一个问题


以母亲的视角

TO MY KID


点击问题右下角的“气泡”按钮

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问题


*以上两种视角可任选其一

*问题与回答都可以较私人,且回答不限一对一

*在对话中禁止发布不文明、不恰当言论



母亲节这天,至少这一天,请让我们感觉她感觉到的。


记得对她说一声:妈妈,节日快乐。


《她来自马里乌波尔》

简介:“如果你看见过我曾见到的。”母亲总是一再重复这句话。

“亲爱的上帝,请让我感觉她感觉到的,只要一瞬间就好。”多年之后,女儿这么说道。

娜塔莎·沃丁十岁的某天,母亲出门,再也没有回来,后来才得知母亲自沉雷格尼茨河,没能留下只言片语;父亲则酗酒,终日埋首俄语书籍。——在那之后,作者才意识到自己对她一无所知,唯一知道的是她来自马里乌波尔,1943年作为强制劳工被驱离乌克兰,前往德国。凭借少得可怜的线索,娜塔莎·沃丁一点一点地把碎裂的瓷片拼接在一起,她发现,这个家族的过往是一个巨大的谜,是一则关于东欧苦难的历史寓言……作者用迷人的方式完整还原了一部母亲的个人史、家族史、二十世纪动荡史。虽然这是一部非虚构作品,却比虚构作品更魔幻,更戏剧化,也更惊心动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