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通胀走高,对我国是否有输入性影响?我国通胀预期如何?下一步货币政策、房地产政策是什么思路?碳减排方面会有哪些动作?对这些热点话题,央行在5月11日晚间披露的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均予以了解答。  


央行表示,近期全球多地疫情出现反弹,世界经济复苏不平衡不稳定日益凸显,宽松货币政策溢出效应持续显现。国内则面对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居民消费仍受制约、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困难较多等问题。  


5月11日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上升1.35个百分点至18.7%,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央行报告中也提到“人口老龄化加快等中长期挑战不容忽视”。  


对于这些问题,央行称要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将改革和调控、短期和长期、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结合起来,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今年资金投放连续保持“迷你”量级  


报告称观察重点“在价不在量”  


今年以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连续保持“迷你”量级。据粗略统计,截至5月12日,央行已连续保持约50个交易日每天只开展100亿元逆回购操作。此前央行已表示,不应过度关注公开市场操作数量。  


央行表示,观察公开市场操作的重点“在价不在量”,应重点关注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中期借贷便利利率等政策利率,以及市场基准利率在一段时间内的运行情况。  


央行称,今年第一季度精准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从实际效果看,春节前后货币市场运行平稳,DR007始终运行在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2.2%附近,体现了货币政策既不松也不紧的稳健姿态,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精准性和前瞻性进一步提高。  


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  


重申珍惜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  


公开市场操作是货币政策基调的一个体现。央行在报告中表示,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兼顾当前和长远,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使经济在恢复中达到更高水平均衡。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珍惜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的关系。”央行称,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也重申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对记者表示,一季度的经济数据开了个好头,但基础还不牢靠,外部也还存在不确定性,所以需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保驾护航,以保持经济稳中向好趋势。  


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还提到,落实和发挥好再贷款、再贴现和直达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工具的牵引带动作用。研究推出央行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为具有显著碳减排效益的项目提供优惠利率融资,按照市场化原则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全球通胀中枢可能延续温和抬升走势  


我国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基础  


近期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和主要经济体通胀指标表现出上行态势。如4月末WTI原油期货价格同比上涨187%,3月美国CPI、欧元区HICP分别同比上涨2.6%、1.3%,已高于或持平于疫情发生前的2019年12月水平。  


报告称,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通胀走高的主要推动短期内难以消除,全球通胀中枢可能在一段时间里延续温和抬升走势。  


不过近年来我国PPI向CPI的传导关系明显减弱,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起伏波动对我国CPI走势的影响也相应较低。加之国内生猪供给已基本恢复,初步预计今年CPI涨幅较为温和,受外部因素影响总体可控,仅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并不容易引发明显的输入性通胀。  


“中长期看,我国经济运行平稳向好,总供求基本平衡,货币政策保持稳健,货币条件合理适度,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报告称。  


一季度房地产贷款同比增10.9%  


房贷集中度管理进入常态化实施阶段  


报告重申“房住不炒”,并披露了一季度房地产贷款增速数据。  


3月末,全国主要金融机构(含外资)房地产贷款余额50万亿元,同比增长10.9%,增速较上年末低0.6个百分点。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5.7万亿元,同比增长14.5%,增速较上年末低0.1个百分点;住房开发贷款余额9.5万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较上年末低2.4个百分点。  


去年末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出台,记者此前梳理银行2020年财报看到,如“房贷大户”建行、“零售大行”邮储等银行的个人房贷占比超标。  


报告称,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出台后,央行会同银保监会指导省级分支机构合理确定地方法人银行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要求,督促集中度超出上限的商业银行制定过渡期调整方案。目前,信贷结构优化有序推进,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进入常态化政策执行和实施阶段。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程维妙 编辑 徐超 校对 李项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