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杰出的当代艺术家之一,此次展览可谓艺术家曹斐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最为全面的回顾展,也是于中国大陆举办的首个机构个展。多年来,曹斐以融合纪实与虚构叙事的艺术创作,持续关注时代发展中大众文化、科技进步和城市变迁交融下复杂的社会压力。本次展览遵循其一直以来通过艺术反思自身所处时代,反映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时代巨变的创作脉络,以“南方游戏”“都市乐园”“车间内外”和“另类实境”四个主题展开。“曹斐:时代舞台”可以说是对其个人,在过去二十多年的艺术实践和艺术发展脉络进行了集中呈现与梳理。


曹斐,《永不消逝的电波》,2020,AR装置。图片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


创作理念:

始终关注当下和青年文化


曹斐出生于广州,成长于艺术家庭,在早期实践和影像创作中以大胆实验的探索,反映了当时城市经济发展和香港流行文化冲击对审美观念和文化感知的转变。1999年,曹斐尚在广州美术学院就读时,便拍摄了影像作品《失调257》,可视为其艺术生涯的起点。


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广州,这座城市成为曹斐探索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个体角色的重要背景。2003年,曹斐应邀为第50届威尼斯艺术双年展创作实验纪录片《三元里》,她以城市漫步者的视角,对已成为城中村典型的著名历史地标三元里展开拍摄和研究,以诗意的黑白影像再现了其内在的种种矛盾。


在此后的三年里,她创作了“嘻哈”系列、《角色》和《牛奶》等影像作品。回顾当年,创作 “嘻哈”系列作品时,曹斐完全受到身边文化形态的影响,充分体现了她对当代日常生活、年轻文化等命题的兴趣。时至今日,曹斐依然觉得青年文化始终没有远离自己,现在反而更加关注身边的90后甚至00后年轻人,他们所创造的新语言、新热点,曹斐亦如当年般抱着好奇的心态研究,并逐渐成为了她在当下全新的兴趣与思考。


作品解读:

《红霞》记录光辉的电子工业史


本次展览,展出了曹斐《失调257》、《三元里》、《角色》、《谁的乌托邦》、《人民城寨》、《霾》和《La Town》等经典作品,并在国内首次呈现其新近作品《亚洲一号》以及最新项目《红霞》。


曹斐,《谁的乌托邦》(静帧),2006,单频录像,20'。图片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


随着创作在记录现实与虚构叙事之间的自由切换,曹斐将关注的目光转向当代生活和社会系统所依赖的“数字基础设施”。在2006年作品《谁的乌托邦》中,工厂的工人成了艺术家作品中的主角,曹斐还亲自深入互联网购物产业的核心,在互联网电商企业京东仓储和物流基地拍摄完成了“亚洲一号”项目,该项目包括在中国首次展出的《亚洲一号》(2018)和《11.11》(2018)两件作品。《亚洲一号》是一部虚构电影,讲述了在智能设备控制的亚洲一号仓库内,仅有的两名男女员工之间充满未来感的爱情故事;纪录片《11.11》则记录了“双11”购物节前后,物流各部门超负荷运作的场景。


曹斐,《亚洲一号》(静帧),2018,单频录像,63'20''。图片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


在曹斐看来,《亚洲一号》是跟随着《谁的乌托邦》讲述“珠三角工厂”的姊妹篇,如果说,上集可能是无意识的,有机遇可以进到工厂做艺术项目,那么到了《亚洲一号》,便更具有主动性。 “回溯2016年至2017年前后,智慧物流、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等都变成当时最重要的关键词,《亚洲一号》的出现便刚好触及了当时中国制造业所面临的转型升级。”随后,“工厂系列”中最新的《红霞》项目,则更像是《亚洲一号》之后,曹斐个人向中国历史上“车间工业形态”做出的一次回溯。


《红霞》是曹斐最新的长期跨学科项目,艺术家在此项目中对北京酒仙桥社区的历史和变迁展开了深入探究,该社区曾是中国早期电子工业的核心基地和红霞影剧院的所在地。虽然红霞影剧院从2008年便已经停业,但曹斐认为这背后最重要的信息是,作为当年的738厂(北京有线电厂)职工电影院,这里曾经的辉煌影响着中国电子工业的发展。“作为北京国营电子工业老厂区,这个工业之城有影院,饭堂,游泳池,里面的工程师和工人也来自五湖四海。738厂当年得到苏联专家支持,制造了中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上世纪60年代末,也参与了中国的‘两弹一星’工程,有着一段非常荣耀的历史。”曹斐觉得,中国的电子工业史始终没有被非常严格的记录,因此在展厅里,她设立了一座名为“红霞”的空间,它不仅有电影,有VR、AR,还有文献资料,它的媒介是新旧都融合在一起,以民间或者个体角度呈现历史,这是一个从艺术家角度看待那段历史的博物馆。


曹斐的创作往往从现实世界出发,并将自身或者全人类置于虚幻时空进行多重演绎。 在曹斐看来,正如当年创作虚拟作品的时候,外界还没反应过来她到底想通过“虚拟”作品去表达什么。“或许到了今天,项目结束的10余年之后,人们才真正理解什么是自己的化身?怎样在虚拟现实里创造属于自己的城市与生活空间,正如如今‘在线生活’已经成为了每个人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曹斐,《新星》(静帧),2019单频录像,109'。图片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


对话:不断进出某些事件就形成了舞台


新京报:作为个人职业生涯中期回顾,开展以来受到各界的关注,感到意外吗?


曹斐:没有,艺术家个人中期回顾展其实在艺术领域相对比较常见,但从我的年龄来说,做中期回顾展或许有点早。2016年我曾在纽约做过一次中期回顾展,但作品的体量比今天要小。时隔5年,再做中期回顾展,虽然声誉一直都在,但是很多国内朋友或观众,其实并不了解我的作品。当这一次突然扑面而来,以一种“报复性”的展现大部分作品的时候,随之而来的冲击与影响力反而一下子就增强了。


新京报:与以往单独做展相比,此次“时代舞台”在你心中有什么不同之处?


曹斐:“时代舞台”就是我的“新作品”。虽然里面作品展现是从1995年至今,但我在此制造了一个乐园,一种观看与体验的方式。整体来说,这个展览就是我的一件巨大的作品。


新京报:你的作品往往表现的是某一时期,人们的精神状态和面貌。创作过程中,如何通过作品跟当下的人产生关联?


曹斐:作为艺术家,当他面对某个宏大的题材时,往往转换出来的创作还是比较抽象,或者说有一些符号隐藏在美学背后。我会用更具诗意与艺术化的方式去表现一些议题,当我对某个议题感兴趣,我便通过虚实的交织,或近乎梦幻与想象般的交织,把现实生活中的“实”变得更为从容。


新京报: “线上”的出现,会对艺术展览产生影响吗?又让你有了哪些新思考?


曹斐:对大部分艺术家来说肯定是一个很大的影响。但我的作品,依然希望大家到线下去感受。我是上世纪70年代后出生的人,挺讲究聚合,有一部分思想是一种线下的重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希望通过作品把他们从线上拽入到空间与能量场里,“围炉”到我所营造出的线下讨论的空间里,我在思考如何让不同代际、不同时代的人,重新回到一个共聚的空间里。


新京报: 如果将“曹斐—时代舞台”看作一部作品,你如何看待与它的关系?


曹斐:二十多年来,我所有的作品始终未离开的主题便是“城市”。“城市”的下面,无论是虚拟城市、现代城市或是工厂,里面有人,有爱,有感情。对于我来说,我们生存在宇宙下面的空间,不断地进进出出某些事件,就形成了“舞台”。其实我始终没有跳脱出来,用一个宏观视角去形容这个舞台,但恰恰又因为不知道怎么表达,所以我需要一个舞台把它们自然地散落,形成一个互文关系。


新京报记者 刘臻

编辑 田偲妮 校对 吴兴发